石米鉭電容回收的目的是減少資源浪費,節約能源,并同時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回收,可以提取寶貴的金屬和其他有價值的物質,同時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需求。
然而,石米鉭電容的回收過程需要特定的設備和技術,并且可能涉及一定的成本和安全風險。因此,對于個人和企業而言,將廢舊的石米鉭電容交給的回收機構進行處理是更為安全和可行的方式。
電鍍金水是一種常見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珠寶首飾、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然而,在生產過程中,一些金水會被浪費或殘留在廢水中,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靜安區的一些企業開始致力于電鍍金水的回收和再利用。
金水的主要用途
金水又叫亮金水,是一種含有10~12%,添加有少量銠、鉻、鉍等金屬的化合物,,在油性介質中分散的棕黑色黏稠液體。它可以用涂刷、印花等方式施于陶瓷釉面上,然后以弱火加熱(約300°C),油質被蒸發和燃燒,含金化合物分解而遺留下光彩奪目的極薄金層,再加熱到750°C時可牢固地黏結在釉面上。用金水作陶瓷釉上裝飾是物美的黃金裝飾方法之一。我國是陶瓷的發源地,陶瓷表面的金或銀裝飾是我國陶瓷行業的傳統工藝,國外許多國家對此很感興趣并進行了許多研究。如何結合現代科技將這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一項艱巨任務。
傳統金水生產工藝
傳統制造金水的工藝過程包括四個方面:制備硫化香脂和高氯酸銥金,制備樹脂酸金,制備樹脂酸銠、樹脂酸銥、樹脂酸銠和酯(溶劑),配制必要稠度(濃度)的金水。
(1)工藝流程
①硫化香脂的制備。在15L的圓底玻璃燒瓶內注入10—12L在165—170℃蒸餾的松節油,往里面再倒入1—2kg的細碎硫,將燒瓶加熱到160℃,在4h內硫由固態變為液態,同時液體開始沸騰。此時除了放出大量的H2S外,還形成其他不好聞的揮發性的硫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用噴水泵排出。蒸餾,當餾出物體積約為加入的松節油體積的23%時,結束蒸餾。殘留在燒瓶中的混合物即為硫化香脂,硫含量為10%—11%。
⑥制取樹脂酸銠。將1kg松香在170—180°C熔融,然后逐步加入300g氯化銠,升溫到210—2200,保溫至熔體顏色變暗后停止加熱,不斷地攪拌熱料,并且一點一點地加入1200g松節油與硝基苯(1:1)的混合物。由于反應很劇烈,產生泡沫,所以每次加入混合物時,都要等起泡停止后再進行,而且使溫度不超過280°C。冷卻后將溶液過濾,濾液靜置沉降10—15d后,倒入另一容器中。
制取樹脂酸能。樹脂酸銠的制備方法與樹脂酸金類似。將200g三氯化銠(RhCl3?4H2O)溶解于2—3L乙醇中,過濾,在濾液中加入1100g硫化香脂。將銠有機化合物的沉淀置于55—60℃真空干燥后,再用乙醇將固體沉淀物洗滌到完全去掉Cl-,然后再在35—40°C干燥。將銠有機化合物溶解在2倍(質量)的硝基苯中。由200gRhCl3-4H2O可得到約1200g的5%的樹脂酸銠溶液,產率為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