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模式空運快遞到門國際空運到門雙清報稅到門國際物流國際快遞清關模式雙清和單清運輸服務空運到門
海運公司11月初嘗試推高現貨運費以應對市場下跌
海運集裝箱運輸公司正竭盡全力試圖在11月初推高現貨運費,以遏制市場下滑趨勢,并在與歐洲船運公司關于新的長期合同的談判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根據Xeneta海運和空運運價情報平臺的新數據,從遠東到北歐和地中海的主要貿易路線的平均現貨價格預計將在11月1日上漲15-25%。
目前,從遠東到北歐的平均現貨運費為每FEU(40英尺標準箱)3390美元,而到地中海的平均現貨運費為每FEU 3430美元。自8月底以來,這兩個價格分別大幅下降了55%和49%。Xeneta分析師Peter Sand指出,雖然航運公司希望借此機會提高現貨市場的價格,但市場的根本趨勢仍然是向下的,11月的提價可能難以持久。
許多歐洲船運公司正在與海運集裝箱運輸公司就明年1月生效的新長期合同進行談判。如果現貨市場的價格上漲能夠對長期市場產生上行壓力,這將有助于航運公司在談判中獲得更有利的地位。然而,全球Xeneta航運指數(XSI?)顯示,10月份該指數下跌5.6%,至157點,這是連續三個月來的下跌。遠東出口分類指數(包括通往北歐和地中海的主要貿易路線)10月份也下跌了7.5%,至194.4點。
歐洲海運,海運集裝箱運輸
Peter Sand評論說:“新數據顯示,全球以及遠東與歐洲之間的貿易長期運費正在下降,這對托運人而言是一個好消息。”他補充道,8月底時,遠東至北歐航線上的船運公司在短期現貨市場上運輸一個集裝箱的成本比長期市場高出4420美元,而現在這一差距已縮小至389美元。這意味著短期市場的價格正在下降,而非長期市場的價格在上漲。
隨著紅海沖突的持續,2024年的市場波動加劇,托運人和承運人之間關于新的長期合同的談判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航空公司可能會指出,盡管現貨價格下降,但從遠東到北歐的平均現貨價格與一年前相比仍上漲了224%,這部分歸因于紅海沖突的影響。另一方面,托運人會依據市場數據,強調近期現貨價格的持續下跌,以反對長期合同價格的上調。
Peter Sand認為,當前的市場狀況要求托運人和承運人在談判長期合同時更加謹慎。“雙方都需避免因鎖定過高或過低的長期費率而在2025年遭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因此,市場正逐漸傾向于采用與指數掛鉤的協議,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重大市場變動,這種協議能為雙方提供更好的保護。”

全球航空貨運定期報告新鮮出爐(國際空運新聞資訊)
10月31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2024年9月全球航空貨運定期報告,9月航空貨運需求持續強勁增長。
航空貨運需求&運力
全球航空貨運總需求,按照貨運噸公里(CTKs*)同比2023年9月增長9.4%(國際需求增長10.5%),連續14個月增長。
航空貨運運力(可用貨運噸公里,ACTKs)同比2023年9月增長6.4%(國際運力增長8.1%)。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際腹艙運力10.3%的增長,年運力連續4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國際空運
航空貨運運營環境的重要指標變化
1. 9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長1.6%,全球商品貿易連續六個月增長2.8%。月度貿易增長1.4%,為七個月來高水平。
2. 9月,全球制造業產出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均低于50,分別收縮至49.4和47.5。
3. 以年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為基礎的美國整體通脹率在9月下降了0.2個百分點,降至2.4%,標志著通脹連續第七個月得到緩解。同期,歐盟的通貨膨脹率下降0.3個百分點,降至2.1%,延續了2023年1月的表現。中國9月消費者通脹率保持在0.4%的低水平。
國際航協理事長威利·沃爾什先生(WillieWalsh)表示:“9月的表現為航空貨運市場帶來持續利好。貨運量同比增長9.4%,繼續創下歷史新高。收益也有所改善,比2023年增長11.7%,比2019年水平高出50%。表明今年貨運將有望強勁收官。從長期趨勢來看,航空貨運將密切關注美國大選結果,以評估美國貿易政策的走向。”
2024年9月各區域表現
亞太航空公司9月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11.7%。運力同比增長8.5%。
北美航空公司9月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3.8%。運力同比增長4.2%。
歐洲航空公司9月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11.7%。運力同比增長7.5%。
中東航空公司9月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10.1%。運力同比增長2.9%。
拉美航空公司9月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20.9%,在所有地區中增長快。運力同比增長7.9%。
非洲航空公司9月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1.7%,在所有地區中增長慢。9月運力同比增長13.9%。
貿易航線增長:國際航線連續五個月大幅增長,9月同比增長10.5%。在海運運力持續受限的情況下,航空公司正受益于美國和歐洲不斷增長的電商需求。

聯合包裹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國際快遞新聞資訊)
近日,聯合包裹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季度綜合收入為2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6%。綜合營業利潤為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8%,調整后綜合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22.8%。本季度攤薄每股收益為1.8美元;調整后攤薄每股收益為1.76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1%。另據報道,其單件包裹平均收入同比下降1.7%。
三季度,受日均貨運量增長6.5%的影響,聯合包裹在美國國內的業務收入為144.5億美元,同比增長5.8%,營業利潤為8.98億美元。受日均貨運量增長2.5%的影響,國際業務收入為44.11億美元,上漲3.4%,營業利潤為7.98億美元。主要受貨運市場利率下降影響,供應鏈與貨運業務收入為33.84億美元,同比增長8%,營業利潤為2.89億美元。
國際快遞,聯合包裹
在美國,聯合包裹正在與美國郵政合作開展新的航空貨運業務。三季度,其網絡規劃團隊與美國郵政密切合作,以確保過渡順利進行。截至10月1日,美國郵政的所有簽約航空貨運業務已全部步入正軌,預計這項業務將為聯合包裹帶來穩定的收入和較高的利潤率。
聯合包裹還致力于成為全球綜合物流供應商,并為此尋求增長機會。9月,公司達成了收購德國溫控貨運公司Frigo-Trans的協議,以增強其在歐洲的溫控型服務運輸能力。收購預計明年一季度完成。據聯合包裹執行官凱蘿·多梅介紹,歐洲80%的組織需要溫控運輸服務。
多梅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三季度面臨的宏觀環境比預期的略差。在美國,在線銷售放緩,制造業生產和需求放緩,而后者在美國以外地區也同樣存在,工業生產下降拖累了公司在某些地區的業務。在經歷了18個月的挑戰后,公司重回營收和利潤增長軌道。快遞旺季即將到來,公司已蓄勢待發,力求再創佳績,延續三季度所展現的勢頭。
同時,聯合包裹稱,約100家主要托運客戶下調了對假日季貨運量的預期。這些客戶占聯合包裹旺季貨運量增量的85%。多梅稱,下調包裹量預期的部分原因是消費者假日季購物的窗口期更短了。今年的旺季將成為自2019年以來美國短的旺季,只有17個“運輸日”。由于運輸旺季時間緊迫,許多消費者會選擇到實體店采購,而不是在網上購物。
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的研究顯示,45%的美國消費者計劃在今年的假日季到實體店購物,比去年增長了2%,是2019年以來增幅大的一年。
為了迎戰假日季業務旺季,聯合包裹從2月開始規劃,加強人員配置。公司計劃臨時雇用超12.5萬名季節性工人,比去年增加2.5萬人,以應對短期內業務量的激增。
聯合包裹稱,假日季的營業天數縮短,需要處理更多的業務量,給公司帶來了更大壓力。因此,公司將大幅提高旺季附加費,同比增加10%或更多,以緩解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