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工程主要包含:園林土石方平衡整理,園林土建施工,園林裝飾施工,木作,鋼構,小型景觀建筑,大小喬木栽植,灌木栽植,花卉栽植,以及綠化養護工程。
(一)劃線。按照綠化規劃圖的株行距劃線。
(二)挖坑。根據園林綠化工程中苗木規格確定坑的寬度與深度。(1)胸徑7~10厘米的喬木和高度2~2.5米的灌木及高度2.5~3米的常綠樹(包括冠徑120厘米以上的黃楊球等),其樹坑直徑應達100厘米,深度應達70厘米。低于上述標準的苗木,可適當減小坑徑與深度;上述標準的苗木,應適當加大坑徑與深度。(2)3~4年的綠籬材料,應挖寬、深各30厘米的條形溝或環狀溝,小苗宜淺,大苗應深。
(三)換土。在建筑垃圾地段或土石山坡植樹,挖出磚灰石塊后,應從別處取熟化土填坑。
(四)掘苗。挖掘苗木時要盡量保護根條,多帶須根,落葉喬木直徑伽晴、5厘米以上的根不短于20厘米;常綠樹要帶土球纏草繩,做到根部土球不松不散,土球直徑不小于冠徑的1/4~1/3,依樹形而定,因柱形叮小,圓錐形應大。
(五)運苗。落葉喬、灌木起苗后,應剪去部分枝條,以便運輸;常綠樹木要盡量保護枝葉,以保持樹形美觀。爭取當天起運,當天栽植。
(六)栽植。園林綠化工程中栽樹前要對劈裂、折傷的根系進行修剪,要求剪口光滑平整,以利愈合。有病菌的地方要進行土壤或根部消毒,難生根的名貴樹種可浸生根粉溶液。施基肥,揀出磚石瓦塊等雜物,按定植點栽樹,填一半土用腳踏實后再填。行列式植樹要求整齊一致;叢狀式栽植或弧形栽植、對稱栽植等要符合設計要求。
(七)灌水。栽后立即整修樹盤或留好樹池,當天灌水,灌足灌透。過一周后,視土壤干濕情況再灌一次,以成活率達95%以上。
(八)立柱。大樹移栽后,為防止灌水后樹體傾斜,及時用三根支柱撐牢,對常綠大樹及風大地段栽植尤為重要。
(九)修剪。園林綠化工程中花灌木栽植后應疏剪干枯枝,短截折壞、碰傷枝,適當回縮多年生枝,以促使新枝萌發。綠籬栽植后,要拉線修剪,做到整齊、美觀。修剪后及時清理現場。
(十)檢查驗收。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結束前由技術人員檢查驗收,達到質量要求后,交付綠化單位管理。
園林綠化養護應貫穿于園林綠化建設的全過程。而且確保植樹成活率并達到預期的綠化效果。在樹木的開挖,運輸和種植過程中,嘗試確保已移植樹木的水平衡,減少根系損害并減少樹冠中的水分流失。必要時應該修剪樹冠。浸濕的草繩可用于將樹干包裹在樹上,并進行適當的遮蓋。采取遮陽措施,噴灑在葉子上,以減少水分蒸發對樹木造成的損害。種植后,灌溉種植水以確保樹木的根部和土壤之間緊密接觸,以促進植物根部的恢復。
園林綠化的意義和功能包括園林綠化對城市環境綠化的改善作用、園林綠化在城市建設中起到的觀賞性作用、園林綠化在現代社會和現代科學中的意義和園林綠化對當今社會所起到的重要性。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還發揮著的環境效益。園林綠化緊密結合城市的發展,適應城市的需要,順應當代的需要。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可以降低工程項目成本、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工程質量、進一步優化景觀效果,本文通過分析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養護管理的一些對策,為今后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整形修剪是園林樹木后期養護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正確的修繕可以起到調節樹木養分、美化樹形、調整比例、調整樹勢、改善樹冠通風光透過條件、減少病蟲害發生等作用,但過度修剪會削弱樹木生長。
由于苗木品種不同,發芽、剪枝的難易程度、修剪的敏感性等也不同,因此其修剪程度、修剪方法自然有所區別。 另外,根據樹木的生長趨勢,其修剪方法、修剪程度也不同。 例如,水、肥料、光條件差、生長弱的樹為了確保觀賞效果需要輕砍。 另外,樹木修剪后,需要確保充分的營養供給,避免養分不足導致地上、地下部分的平衡破壞、落葉和樹體的早期衰退等。
園林綠化養護苗木的清洗
已知樹木可以吸附空氣中的塵埃和其他粒子物質,通過雨水清洗可以恢復吸附作用。 但是,長期干燥少雨的天氣,樹木枝葉的灰塵很難很快清除,氣孔容易堵塞,不僅阻礙葉子的光合作用呼吸,還會直接對樹木造成毒害,影響樹木的健康成長。另外,針葉樹種的葉子上存在油脂,所以即使用雨水沖洗也無法清除附著的污染物。 面對這種情況,有必要人為清洗樹木,恢復樹木的生長平衡,重新發揮生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