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重造型與裝飾的結合王的青花極為注意裝飾與器型的統一關系,如一九六五年赴日展青花釉紅扁方瓶,以牽牛花為裝飾題材,紋飾隨器型旋轉而變化。所畫鲇魚、雙鴨大盤,均隨器型用半刀泥刻成水波紋,即使青花形象又與微微下凹的盤面極為一致,匠心。
3、特的用筆與用料國畫上的渲染在青花上叫作“分水”,用青料在泥坯上分水與宣紙上潑墨作畫不同,紙上作畫當即可見效果,而青花“分水”當時只是黑壓壓的一片,只有在燒成之后才能見到效果。王步的大片分水(面積大的一尺余),從濃到淡一氣呵成,料分五色,渾然一體,除“分水”之外,以線為骨,生平好用鐵線描與折蘆描,用筆圓潤蒼勁,其線條有如驚蛇走龍,疾馳于淋漓蒼潤的云水之中(分水)。
王步除辛勤勞動一生留下了豐富的陶瓷遺產之外,其正直、樸素、不依附權貴的品格也為人景仰。他在舊社會曾拒絕給封建官僚畫題材庸俗的作品,甘心貧窮失業。解放后辛勤勞動,為黨為人民創作過無數的作品,尤其是在去世前幾年,在探求藝術瓷創新的同時,還希望普通的勞動人民也能使用他的青花,還畫了許多民間用瓷的渣胎碗裝飾紋樣。足見他的藝術和勞動人民息息相關。
近些年來珠山八友作品在陶瓷藝術與繪畫藝術的邊緣獲得了發展空間,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將陶瓷藝術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他們具備更純的文化品格。瓷板畫的價值也不斷在升溫,繼2011年5月中國嘉德的拍賣會上,“珠山八友”王大凡的一幅《禹王治水圖》 粉彩瓷板畫拍出920萬元的后,保利集團在今春拍賣會上的“新月雅集——文人瓷繪與現當代藝術陶瓷專場”表現不俗,成交額近8400萬元,除了刷新藝術家作品成交紀錄的何許人的粉彩四季山水長條瓷板掛屏,王步粉彩東籬秋菊圖象耳尊成交額也達到908.5萬元。2017年12月3日下午,北京匡時2017年秋拍“推陳出新——近現代及當代瓷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本場共有83件上拍,其中,王步所繪瓷板《青花文人垂釣會友圖》,以900萬元起拍,1000萬元落槌,加傭金1150萬元成交。
王步瓷板畫市場價格民國時期瓷板畫大行其道,許多人的繪瓷技藝并不在“珠山八友”之下,很受當時商人們的歡迎,他們的作品以粉彩瓷板為主,畫面多種多樣,山水、花鳥、人物、蟲草無所不精。當時瓷板尺寸有大有小,大到三尺多的中堂,小到用茶盤底剪下的薄片,四張薄片配成一套裝上精美木框,十分流行。
步入21世紀的今天,瓷板畫可謂百花齊放,大型瓷板畫的佳作不斷涌現,山水畫的氣勢磅礴,人物畫的形神兼備,花鳥畫的多姿多彩,使瓷板的創作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它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由于存世量有限,瓷板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這次就有一部分民國時期的瓷板,盡管不是屬于特別精的,但拍出的價格不菲。它們是“珠山八友”的作品,代表了那個時期瓷藝文化的風格。“他們的作品過去的幾萬元賣到這兩年的幾十萬,現在一幅‘珠山八友’的作品賣到上百萬已不是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