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對于這次股權轉讓的動機,良品鋪子稱是趙一鳴及相關方自始至終強調公司計劃立上市,希望廣源聚億主動出讓股權。但早前在轉讓信息披露時,良品鋪子的公告表示,是基于自身經營發展需要。
良品鋪子利益受損之處,更可能在其未來的想象空間。
如果良品鋪子有機會參與到這場合并里,成為兩個零食集合店賽道的股東之一,它自己的市場想象空間或許會更大——與2022年7月股價峰值相比,如今良品鋪子的股價已經跌超七成,市值則大幅蒸發了260億。
雖然是立運營,但兩家頭部品牌合并后的門店數量將會達到6500家,對于行業格局變動也帶來影響。此外,零食很忙在與趙一鳴合并前,曾在今年5月戰略投資另一家零食集合店品牌“恰貨鋪子”數千萬元,雙方將共同開發全國市場。
零食集合店走向行業整合,根本原因還在于集團作戰的效率更高,打通供應鏈后,體量增加才能實現規模效應,同時避免更激烈的價格戰——頭部品牌兼并,中小玩家逐步被洗牌,成為行業階段發展的新特征。
而眼下看來,良品鋪子已無法從這個頭部品牌兼并的機會中獲利。
事實上,這個品牌已經歷了長達三年的業績波動。
良品鋪子創始人之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銀芬在11月29日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表示將啟動新一輪改革。“當下,擺在我們面前的已經不僅是活得困難的問題,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他說。
這一改革的背景是,其早前的化戰略越來越無法跟上消費市場的變化。因而除了近期的大幅降價外,良品鋪子也把希望寄托在其多番嘗試布局火熱的零食集合店賽道。只是連它自己或許都沒想到,曾經作為趙一鳴首輪投資方的良品鋪子,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