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堿法脫硫塔
特點:采用兩種堿性物質作為脫硫劑,先由 NaOH 溶液吸收 SO?生成亞硫酸鈉,再用 Ca (OH)?將 Na?SO?再生為 NaOH(循環使用),同時生成 CaSO?沉淀。
優勢:避免了石灰石法的結垢問題;脫硫(90% 以上)。
不足:NaOH 成本較高;再生過程需嚴格控制,否則易造成二次污染。
適用場景:中小型鍋爐、煙氣中粉塵含量較高的場合。
水泥、玻璃等建材企業的窯爐燃燒會產生含硫煙氣,SO?濃度通常為 500-3000mg/m3。由于建材行業對成本敏感,且煙氣溫度較高,多采用半干法脫硫塔(如循環流化床)或干法脫硫塔,以降低投資和運行成本。
智能化運行
引入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時監測脫硫塔運行參數(如 SO?濃度、漿液 pH、設備溫度),通過 AI 算法優化脫硫劑供給量、循環泵運行頻率等,實現調控;
開發故障預警系統,通過振動、溫度傳感器預判設備故障(如泵閥磨損、噴嘴堵塞),減少停機時間。
結垢與堵塞
成因:濕法脫硫中,漿液中的 CaSO?、CaSO?等物質易在噴淋噴嘴、除霧器、管道表面結晶,形成堅硬的垢層;若漿液濃度過高或流速過低,還會導致管道堵塞。
解決措施:
優化噴淋系統設計,選用防堵噴嘴(如大通道噴嘴),定期沖洗噴嘴;
控制漿液池 pH 值(通常為 5.5-6.5),避免過飽和結晶;
加強漿液循環,確保管道內流速≥1.5m/s,防止沉積。
設備腐蝕
成因:濕法脫硫塔內為酸性環境(H?SO?、H?SO?),且煙氣中可能含有 Cl?等腐蝕性離子,易對塔體、管道、泵閥等設備造成腐蝕。
解決措施:
選用耐腐材質,如塔體采用碳鋼襯玻璃鱗片、FRP,噴嘴采用碳化硅;
控制漿液中 Cl?濃度(通過廢水排放降低);
對設備定期防腐涂層維護。
脫硫效率下降
成因:脫硫劑供給不足、噴淋層堵塞(漿液分布不均)、除霧器堵塞(煙氣短路)、漿液活性降低等。
解決措施:
實時監測煙氣 SO?濃度,自動調節脫硫劑供給量;
定期檢查噴淋層和除霧器,清理堵塞部件;
保持漿液池攪拌均勻,避免脫硫劑沉淀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