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式護岸是指修建丁壩、順壩,將水流挑離堤岸,以防止水流、波浪或潮汐對堤岸邊地的沖刷,這種形式多用于游蕩性河流的護岸。壩式防護分為丁壩、順壩、丁順壩、潛壩四種形式,壩體結構基本相同。丁壩是一種間斷性的有的護岸形式,具有調整水流的作用。在河床寬闊、水淺流緩的河段,常采用這種護岸形式。丁壩壩頭底腳常有垂直漩渦發生,以致沖刷為深塘,故壩前應予保護或將壩頭構筑堅固,丁壩壩根須埋入堤岸內。
生態護岸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與土木工程相結合,對河道坡面進行防護的一種新型護岸形式。生態護岸集防洪效應、生態效應、景觀效應和自凈效應于一體,代表著護岸技術的發展方向,目前,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自然原型駁岸對于坡度或大的河段,可以考慮保持自然狀態,配合植物的種植,達到穩定河岸的目的。如種植柳樹、水楊、白楊、蘆葦以及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發達的根系可以穩定堤岸,枝葉柔韌,順應水流,增強抗洪、護堤的能力。
山石駁岸
山石駁岸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景觀水系特色,即利用就地取材的鄉土天然山石,不經人工整形,順其自然。山石縫隙間栽植植物,點綴岸坡,展示植物與石的柔美結合。
現代園林假山的發展與古典園林假山不同,呈現了多元化,綜合化的趨勢。 現代施工技術及人造石材料的發展逐漸使創造多變的、豐富的山石景觀成為可能。特別是對于大規模、大體量石山的創作,可從自然地貌形態特征及組合特點中吸取到創作的靈感。
大塊石頭用于大型園林假山、小塊石頭用于公園、庭院中小型假山;扁平狀的片石用于橫向假山的堆疊,其余形狀不一的用于豎立的峰狀假山的堆砌。 英石假山是以自然英石為原料,采用混凝土有色砂漿堆砌、粘接、組合而成的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