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后管理小技巧
在李子苗栽后,可噴施1~2次的海藻素營養液,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和根系的生長,提高苗本成活率。
栽植完成后,為了園區矮化密植打好基礎,需要對李子苗進行定干處理,在覆土部以上40~50cm處短截。
按照“前促后控”的管理原則,根據李子苗生長狀況和土壤墑情進行及時灌溉,在成活發芽后適時追肥,并且注意苗期的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為李子苗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
李子苗定植密度和方式: 由于李子的自花授粉坐果率低,因此,栽植時考慮配置授粉樹,栽植株行距因地勢、土壤、品種而不同,一般3—4mx5—6m。
李子苗栽植穴一般直徑1 m左右,深度0.8—1 m。挖栽植穴時把表土、心土分別堆放在穴的兩邊備用,栽植時把李樹苗垂直放在穴,把根全部展開,然后邊填土邊提動樹干,使根系與土壤間沒有空隙而緊密結合。
回填土時先填入20 cm的表土,再把心土混入肥料后填入40—60 cm,邊填邊踩實,上層40 cm全回填表土,回填完后栽植穴周圍土面高出20 cm左右,幼苗栽植后立即灌足水。
李子苗木后期應適時澆水,9月底嫁接芽長到70-100厘米時全部摘心,并停止澆水,促進苗木加粗生長,使其老熟,以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
一般平地采用株行距3m×4m。定植穴深1米,直徑1米即可,并將挖出的砂質土壤更換肥土,新土放在表層,1畝施入3000公斤農家肥,2公斤脈素特,5公斤福根,定植時選壯苗,用速渡+根多樂+滅蠅胺噴根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