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運中常用的名詞 1. ATA/ATD (Actual Time ofArrival / Actual Time of Departure):實際到港/離港時間的縮寫。 2. 無人陪伴行李(Baggage, Unaccompanied):非隨身攜帶而經托運的行李,以托運方式交運的行李。 3. 航空貨運單(AWB)(Air Waybill):由托運人或以托運人名義簽發的單據,是托運人和承運人之間貨物運輸的證明。 4. 散件貨物(Bulk Cargo):未經裝上貨板和裝入貨箱的散件貨物。 5. CAO(Cargo for FreighterOnly):“貨機承運”的縮寫,表示只能用貨機運載。 6. 保稅倉庫(Bonded Warehouse):在這種貨倉內,或物可以在沒有期限的情況下存放而無需繳納進口關稅。 7. 到付運費(Charges Collect):在航空貨運單上列明向收貨人收取的費用。 8. 預付運費(Charges Prepaid):在航空貨運單上列明托運人已付的費用。 9. 計費重量(Chargeable Weight):用來計算航空運費的重量。計費重量可以是體積重量,或是當貨物裝于載具中時,用裝載總重量減去載具的重量。 10. 到岸價格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age):指“成本、保險和運費”,即C&F外加賣方為貨物購買損失和損毀的保險。賣方與保險商簽訂合同并支付保費。 11. 交運貨物(Consignment):由承運人在某一時間及地點接收托運人一件或多件的貨物,并以單一的航空貨運單承運至某一目的地的。 12. 發貨人(Consignor):等同于托運人。 13. 收貨人(Consignee):其名字列明于航空貨運單上,接收由承運人所運送的貨物之人。 14. 集運代理人(Consolidator):將貨物集合成集運貨物的人或機構。 15. 集運貨物(Consolidated Consignment):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托運人托運的貨物拼成的一批貨物,每位托運人都與集運代理人簽訂了空運合同。
在貨代業的發展過程中,曾有一些國家為了減少中間環節,曾經試圖取消貨運代理,讓貨主直接與承運人聯系,不通過貨代這個中間環節,但終都失敗了,根本行不通。國際貨代涉及幾大主體:貨主、貨代、船代、承運人以及相關的港務碼頭、機場貨運站、各大堆場、各種貨站、各色倉庫等相輔相成,共同完成貨物的進口或出口任務。2、貨代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根據貨運代理服務對象的不同,貨代的主要工作也有所不同。貨運代理的服務對象包括為發貨人服務、為承運人服務、為海關服務等。
對于外貿人員,和國際快遞打交道應該比較多,但是對國際快遞又了解多少呢,我想大多都是一知半解的,并且有好多人都是糊里糊涂的就把快遞寄出去了,不知道要幾天才能到,價格是否合理,有的甚至貨物被扣了關或者出現了錯誤,客人收不到,這樣一定會影響到您的客戶,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有關國際快遞的知識。 常見的有五大國際快遞公司:DHL(中外運敦豪),UPS(美國聯合包裹),FEDEX(聯邦),**(天地快運),EMS(全球郵政特快),這些公司在我們中國很少有直營點,大多都是代理商,代理商分為三級,代理商一般只收同行貨,也就是二級三級,貨代公司的貨物,一般不直接做工廠或者外貿公司的貨物。所以上工廠或者外貿公司收貨的一般都是貨代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