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是否能夠通過外觀區分脫毒苗和組培苗? 脫毒和非脫毒組培苗僅憑外觀是難以區分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抗病害的能力上。顧名思義脫毒草莓苗是經過脫毒處理抗能力強的草莓苗。而普通草莓苗不具有抗能力。
2、如何避免購買到非脫毒苗呢? 選擇正規、、有的正規育苗基地引種! 使用脫毒原種苗繁育草莓苗的基地自然有,避免遭受損失!
3、草莓脫毒苗是否能夠直接移栽進棚? 經實踐,草莓脫毒苗直接進棚后畸形果出現的比例比較大,但是經過脫毒苗做母苗培育出的第二代草莓苗的性狀表現都比較,因此建議使用第二代草莓種苗移栽。
大棚草莓的適時采摘
采收。草莓苗開花、坐果到漿果著色,軟化,釋放特有香味,時間約 30天。草莓漿果成熟后,應分批采收上市。一般畝產草莓3000斤以上。
大棚草莓果實以鮮食為主,在70%以上果面呈紅色時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溫度低,要在果實8-9成熟時采收。早春過后溫度回升,采收期可適當提前。采摘應在上午8―10時或下午4-6時進行。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以免腐爛變質。采摘時要輕拿、輕摘、輕放,不要損傷花萼,同時要分級盛放并包裝。
露地苗與大棚苗:
1、露地苗:草莓苗子繁育,過去多采用露地生產,露地生產怕雨季雨淋和雨水浸泡,雨水會直接傳播病害造成苗子感病,也會造成苗子帶病帶菌。
2、大棚苗:目前比較理想的育苗方式是采用大棚避雨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提早定植母苗,可以延長苗子的生長期,主要的優點是可以避免雨水對苗子的不良影響, 減少病害的感染與傳播,生產出無病菌健壯的苗子。
草莓苗的種植
1、種植時間
草莓種植戶基本采取“一年一栽”的種植方式,即9月上旬種植,第二年4月下旬采摘完清棚,然后果園淹水悶棚,一直閑置至8月中旬開始施肥、翻耕、起壟,為9月草莓苗種植做準備。
2、種植方法
大棚栽培行距25~30cm、株距18~20cm,實行雙行三角形栽植,每畝栽6500-8000株。
另外需要掌握種植深度,要求深不埋心、淺不露根,苗心離土面0.5~1.0cm為宜。
草莓苗的栽植應該選陰天或晴天下午3:00后種植,種植前去老葉。
草莓喜歡溫暖的氣候,但不抗高溫。在栽植期內,抓住陰天栽植,但大雨天壟面太泥濘不要栽苗。晴天栽苗一定要在下午氣溫開始下降后進行。水分:減少運輸途中苗子水分損耗以及栽植后蒸騰消耗(比如我們運輸時采用保濕加冰郵寄,盡快的速度給您配送,現挖現賣,確保您收到我們的草莓苗是鮮活的)
草莓苗隨栽隨澆,水要澆透,此后的4~5天之內每天早晚各澆一次小水,有條件的鋪設滴灌帶每天滴灌2~4小時。新葉正常展開后,壟面淺中耕,防止土壤通氣不良造成漚根。
草莓園也不宜太多,大雨過后要注意排水。因為土壤中水分太多就會導致通氣不良,根系會加速衰老,進而影響地上部分的生長發育;同時草莓的抗病性也降低。對于地勢低洼地區,可采用臺田栽培草莓。
不同的品種草莓苗在不同的氣候、土壤條件下,表現不一樣,因此需要選擇適應本地區,表現的品種。有些品種在寒地表現好但在溫度高的南方則表現差。南方地區冬季時間短,溫度相對也高,夏季高溫、高濕,應選擇暖地品種,如甜查理、豐香、吐德拉、女峰、春香、寶交早生、櫪乙女、幸香等。北方地區一般選擇休眠期長的耐寒品種,如弗杰尼亞、全、達賽萊克特等。在草莓老產地,還應考慮品種的抗病性、耐重薦性等問題。
在栽培草莓苗面積50畝以下的一般考慮2~3個品種,以便能規模上市,形成;超過100畝栽培面積時,應考慮早、中、晚品種的搭配,這樣既能應對上市時期,又能合理調節人力物力。草莓雖然能自花授粉結實,但搭配1~2個授粉品種可果個,提高單果重。除配置授粉品種外,人工授粉或放蜂是果個、減少畸形果、提高果實品質不可缺少的措施。除鮮食品種外,還應發展加工型品種,以利草莓產業鏈的形成。
育苗地土壤比較肥沃,或者雨水較多,土壤水分比較大,苗子很快發滿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在中后期進行控苗壓苗的。這個時候就是要合理掌握壓苗藥的濃度,防止壓過,導致苗子進入大棚之后不開花結果,而且對土壤殘留比較大,影響來年的苗子生長。通過壓苗要控旺之后,草莓苗會去掉優勢,不會再繼續縱向生長,轉向橫向生長,促進根部生長和頸部的,促進草莓苗的花芽分化,早開花早結果益處很大。同時,在中后期進行壓苗之后,草莓苗高度得到控制,根系生長比較良好,移入大棚的成活率相對要沒有進行控旺的草莓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