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坡工程除受水流沖刷作用外,還要承受波浪的沖擊及地下水外滲的侵蝕,因處于河道水位變動區,時干時濕,這就要求其建筑材料堅硬、密實、能長期耐風化。目前,常見的護坡工程結構形式有砌石護坡、現澆混凝土護坡、預制混凝土板護坡和模袋混凝土護坡、植草皮、植防浪林護坡等。砌石護坡應按設計要求削坡,并鋪好墊層或反濾層。砌石護坡包括干砌石護坡、漿砌石護坡和灌砌石護坡。
生態護岸是一種集防洪、生態、景觀、自凈等效應于一體的新型護岸技術,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總結了生態護岸功能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介紹了生態護岸技術的常用方法,以促進河道生態護岸技術的發展。
形象假山:是模仿自然界中各種動物的姿勢、神態堆筑而成,妙在似是而非之間,吸引游人駐足期間,激游人聯想翩翩,達到了以假亂真的藝術效果。號稱“假山之園”的獅子林即為一例。
假山能組織劃分、分隔空間
利用假山大型建筑物特性對園林空間進行分隔和劃分,將空間分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富于變化的各種空間形態。通過假山的穿插、分隔、夾擁、圍合、聚匯,在假山區可以創造出山路的流動空間、山坳的閉合空間、山洞的拱穹空間、峽谷的縱深空間等各具特色的空間形式。假山還能夠將游人的視線或視點引到高處或低處,創造仰視和俯視空間景象。
塑石假山是造景小品、點綴風景
假山與石景景觀是自然山地景觀在園林中的藝術再現。在庭院中、園路邊、廣場上、水池邊、墻角處,甚至在屋頂花園等多種環境中,假山和石景還能作為園林小品,用來點綴風景、增添情趣,起到造景與點景的作用。自然界的奇峰異石、懸崖峭壁、層巒疊嶂、深峽幽谷、泉石洞穴、海島石礁等景觀形象都可以通過塑石假山石景在園林中再現出來。
假山的基礎設計需要根據假山類型和假山工程規模而確定,人造土山以及低矮的石山一般都不需要基礎,山體可直接在地面之上堆砌。但是高度在3米以上的石山,就需要考慮設置相應的基礎。一般情況下,沉重高大的大型石山,需要選用混凝土基礎或塊石漿砌基礎,高度和重量適當的石山,可用灰土基礎或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