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管理 ①間苗 齊苗展葉1周左右,每穴有2株苗時,應拔除1株。缺株穴應以間拔下的苗補植,或以預先準備的小苗補植。 ②分苗 移植行分苗移植育苗的,一般都在保護地條件下播種,種子播后注意保溫、保濕,溫度保持在20℃以上。發芽出苗后應注意通風換氣,白天溫度不能超過30℃,并經常澆水,以免土壤干燥。在展葉待分苗移植時,應控制水分,降溫煉苗,以利于移植苗的發根和成活。一般白天保持15℃左右,夜間10℃左右。分苗移植應在田間濕度適宜情況下進行,分苗后立即澆水。移植成活前,遇強烈日光時,應以葦簾或黑色遮陽網遮蔭1周左右。 ③中耕除草 蘆筍幼苗生長緩慢,而行距大,易滋生雜草,需經常中耕除草,或噴灑除草劑予以防治。一般每公頃苗地用除草劑利谷隆1500克,加水1500千克,于播種后3~5天噴灑畦面及畦溝,但2個月后仍需人工除草。 ④肥水管理 在間苗后或分苗移植時,澆1次稀薄的人糞尿液肥,每公頃10500~15000千克。約20天后再追稀薄人糞尿液肥一次。此后到7~8月追施秋肥,每公頃施復合肥300千克左右。若此時苗株生長旺盛,可少施或不施。以免因肥料過多,莖葉生長過旺,發生倒伏,且通風透光不良,易誘發莖枯病和褐斑病。 除了種子播后及分苗移植的緩苗期要有充分的水分供應外,在生育期間遇干旱天氣時,應經常澆水,以免受旱害,促進苗株生育。一般5~7天一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但在下霜前1個月開始應控制水分,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長,把營養轉入地下根莖貯藏。在多雨季節,應注意開溝排水,勿使田間積水,否則不僅不利于根系發育,還易誘發病害。
注:也可以點播種子、就是在移植的時候出現傷根、苗子要10----15天左右才可以瘓苗出來新芽生長、兩種實驗證明、還是營養缽育苗好產量提高200----300斤左右
采用營養缽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壯苗,移栽時植傷輕,有利于壯苗早發,達到適期定植、早期豐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