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池水變綠原因:
魚池水變綠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常常突然爆發,非常影響觀賞,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綠水。
小球藻(俗稱為綠藻),是五億四千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繁衍的生物。它是一種單的綠微藻類,不管是生態環境的巨變,還是自然災害的侵襲,都沒能毀滅它,其穩定的始終沒有改變。這種生物直到一百多年前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以后,因為它的直徑只有3~8微米,用600倍以上的顯微鏡才能看見,且形狀呈圓球形,所以被稱為小球藻(綠藻)。而魚池水變綠,小球藻就是罪魁禍首。
小球藻是一種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長繁殖。很多魚友努力的希望清除魚池里的小綠藻,針對觀賞魚來說,小綠藻的出現實在是有礙觀賞。
小球藻可以穩定及凈化水質,吸收轉化有毒物質,對于魚池來說是有利的,但是因為很多魚友覺得有礙觀賞,所以積極的去除綠水。
小球藻生息在淡水中,它借助陽光、水和二氧化碳,以每隔20小時分裂出4個的旺盛繁殖能力,不停地將太陽能量轉化生成蘊涵多種營養成分的藻體,并在增值中釋放出大量的氧氣;而它的光合能力其他植物10倍以上。
如果小球藻的生長收到限制,通常藻的數量能穩定維持2-3個星期,如果在這之后還是沒有有利于小球藻的生長的環境,它們就會大量,數目迅速減少。我們魚友常常使用各種辦法來去除,但請不要心急,就是方確小球藻還會存在半個月的。這也是大家覺得魚池水發綠很頑固的原因。
魚池水循環周期一般兩小時循環一次,如果養魚密度比較大應采每小時循環一次,過濾池的水至少要在倉內停留10~15分鐘,以便微生物、硝化菌的培養、反應和自然沉淀。在修建魚池和布管時,進出水管道要設計合理,魚池不能出現死水區,要讓水在整池中旋轉起來。
過濾池過水方式
一般傳統過濾的過水方式有兩種,翻水管、翻水板。兩種方式有優點,也有局限性。
翻水管的過水方式,顧名思義,就是從上進入下過濾,是通過隔墻內的翻水管道來實現的。翻水管道的放置方向有兩種,一種是高進水低出水,一種是一號倉高進高出其余低進水高出水,我們建議第二種方式。
翻水板的過水方式,是利用兩塊高低錯落的石板來改變水流方向,起到改變水流方向的目的。優點在于過濾倉過小時不會影響施工。缺點在于,板的高度很難調整,施工要開槽,相對難度大。
過水量
對于50噸以內的魚池,每小時過濾量建議2-3次,比如水量30噸,那么每小時過濾60噸到90噸是比較理想的,也不是說要越快越好,是要根據管道來選擇合理的噸位。數據僅供參考,還是要結合設計方案和需求來確定大小。
過水量有一個影響因素,是過濾材料的選擇方面,溪留錦魚池材料基本為毛刷加藤棉的方式,很多客戶會要求屋,生化球,珊瑚石一類的材料,這些材料過水性,比毛刷和騰棉是要差的,所以水的選擇,就需要相應地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