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焊焊條是一種用于堆焊工藝的焊接材料,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
定義與作用
堆焊是在金屬表面熔敷一層或多層金屬的工藝方法,堆焊焊條就是用于實現這一過程的焊接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通過焊接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層具有特定性能的堆焊層,以提高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蝕性、耐熱性等性能,從而延長工件的使用壽命,或修復已經磨損、損壞的工件表面。
堆焊的特點是:
1.母材與基體金屬堆焊一般是冶金結合,結合強度高,抗沖擊性好。
2.堆焊根據金屬成分和性能調節可以適應很多工況條件。同時根據堆焊厚度可以了解到它也適合嚴重磨損的工況條件。
另外在堆焊之前,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1.堆焊材料:在堆焊時形成或者參與形成堆焊合金層的材料,例如:焊劑,焊條等等;這就要求這才焊材與母體有較好的濕潤性和流平性。
2.堆焊工藝:每個工件加工過程中都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根據不同堆焊工藝選擇出合適的堆焊方法來達到堆焊的預期效果。
焊接過程控制
焊接參數選擇
焊接電流:電流要適中,過大易導致焊條熔化過快、焊縫組織過熱、產生氣孔和裂紋等;過小則會使焊縫熔深淺、結合不牢固。
焊接電壓:應與焊接電流匹配,以電弧穩定燃燒,電壓過高會使電弧拉長,飛濺增加;電壓過低則電弧不穩定,容易斷弧。
焊接速度:不宜過快或過慢,過快會使焊縫成形不良,熔合不好;過慢會導致焊縫過熱,晶粒粗大,影響焊縫質量。
運條方法:根據焊縫的形狀、尺寸和位置,選擇合適的運條方法,如直線形、鋸齒形、月牙形等。運條過程中要保持均勻的速度和穩定的電弧長度,確保焊縫的寬度和高度均勻一致,熔合良好。
焊接順序:對于復雜的焊件或需要進行多層多道堆焊的情況,要合理安排焊接順序,以減少焊接應力和變形。例如,可采用對稱焊接、分段退焊等方法。
層間清理:多層堆焊時,每焊完一層,都要及時清理焊縫表面的熔渣、飛濺等雜質,檢查有無缺陷,如有缺陷應及時處理,然后再進行下一層的焊接。
保護氣體(如有):如果使用的是氣體保護堆焊焊條,要確保保護氣體的純度和流量符合要求。保護氣體可以有效地防止焊縫金屬被氧化、氮化,提高焊縫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