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苗栽培特點:
1、梨樹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不論山地、丘陵、沙荒、洼地、鹽堿地和紅壤,都能生長結果。但結出果實的品質稍不同。在一般栽培管理條件下,可獲得高產量;
2、梨樹壽命長,經濟利用年限久,中國南北各地梨區,100~150年生的大樹很多,且枝葉繁茂,結果累累,有的單株產量可達1000~1500公斤以上;
3、梨屬植物中的秋子梨有的抗寒能力,其栽培品種多數可耐-30℃的低溫,如:小香山梨、麻梨、八里香和花蓋等品種。白梨的抗寒力也可到-23~-25℃的低溫。
梨樹苗多在每年春季3月中下旬進行種植,這個時間進行移栽的梨樹成活率更高,若是在季雨水較多的地方,也可以選擇在秋季11月中旬進行移栽,但要注意進行適當修剪,多留根,栽好后需要馬上澆一次水。
嫁接后適應性更廣、抗逆性更強、長勢更壯、產量更高、質量更好。梨樹苗的生長環境是有要求的,主要是溫度、光照、水分和土壤四個方面,下面就具體介紹下梨苗生長環境這四個方面的要求。
梨樹苗灑水時期
果樹灑水,有必要依據果樹的需水規則,土壤墑情和氣候狀況,結合上肥進行灑水:
①花前水。果樹萌發、開花、新梢成長期間需水較多,這時正是我市干旱多風的時節,有條件的當地,應在開花前2-7周,結合花前追肥澆一次水,促進果樹萌發開花,新梢成長,進步坐果率。
②花后水。落花后半個月是果樹需水臨界期,新梢旺盛成長和果實敏捷膨大,需求耗費很多的水分。如水分缺乏,新梢成長受影響,還會引起很多落果。假如花前沒有灑水,這次水就更顯得重要。
③花芽分解水。蘋果、梨等果樹春梢中止成長時或緩慢成長,花芽開端分解,果實也敏捷成長,需水量較大。此刻灑水能促進花芽分解和果實發育。
④封凍水。果實采收后,土壤封凍前,可結合秋施基肥灑水,以利根系成長,進步樹體儲藏養分水平緩樹體越冬抗旱才能。
梨樹苗采后肥:這次肥料在梨子樹苗采果后落葉前,多在9月中下旬初步施用。首要效果是進步葉片的功用和壽數,增進光合效果,充分枝芽和儲藏營養,為下一年豐盈打基礎。要氮、磷、鉀合作,氮肥比重大些,這次追肥也可與有機肥一同以基肥形式施入。
梨樹苗的上肥有基肥、追肥之分,詳細施用辦法如下:
1、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適合量氮、磷、鉀肥。秋季采果后至落葉前聯合深耕深翻施入。
2、追肥。我國梨園追肥通常在下列各時期中挑選1—3次進行:
花前追肥:早春芽的萌發、開花、發葉、抽枝都要消耗大批的營養。新梢初步成長時,正是儲藏營養行將耗完之時,此刻需求大批供氮。假如此刻缺氮將影響開花受精,導致落果,使葉片小而薄,顏色淺。因而,光合產物少,坐果少,果實小。假如樹勢健壯,花芽太多,為了控制花果量也可不施花前肥,改施花后肥。
花后追肥:在花期內或花后新梢旺盛成長期之前施用,方針在于增進枝葉成長,為花芽分化,果實創造條件,并可按捺因營養缺乏而發作第三次落果。但肥料用量不宜過多,上肥時期不宜過遲,以免引起新梢過旺,影響花芽和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