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無形資產評估和實繳具體流程是怎樣的呢?
假如用專利進行出資入股,那么該項專利在股東名下,然后委托評估機構進行作價評估,出具資產評估報告后,接下來將該項專利轉移到公司名下,這就是一個出資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出資還是實繳出資呢!
作價評估+所有權變更是非常重要的兩步,完成這兩步就基本完成無形資產實繳出資了
無形資產評估收費標準是按照市場指導價來收取的,以前有指導價,現在完全按照市場機制來定價,一般按照資產評估值的比例來計費。
無形資產評估收費標準:
100萬~500萬內,計取比例2‰~3‰,收費2000元起步;
500萬~1000萬內,計取比例1.2‰~2‰,收費6000元起步;
1000萬~5000千萬內,計取比例1‰~1.2‰,收費10000元起步。
無形資產評估具體收費還需要看具體情況才能確定報價,而無形資產評估一般用于出資,比如實繳公司注冊資本,對公司注冊資本進行增資等。
無形資產指的是企業所擁有的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其包括商業秘密、特許經營權、著作權、商譽、專利權、商標權等,是一種一定主體所擁有或者控制的、長期使用但沒有實物形態的并預期會帶來經營效益、能以貨幣計量的資產。
從價值創造的層面來講,無形資產是指由企業創新活動、組織設計和人力資源實踐所形成的非物質形態的價值創造來源,它具體體現在企業的探索能力、組織資本和人力資本等三方面。
無形資產評估流程:
資產評估目的的確定
(一)資產評估目的需要在評估委托合同中明確約定
(二)法定評估與非法定業務的評估目的確定
法定評估的評估目的通常是由法律、法規規定,因此法定評估業務的評估目的需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非法定業務的評估目的可以依據協商原則確定。
資產評估目的通常按照其經濟行為可以分為轉讓定價目的,抵、質押目的;公司設立、改制、增資目的;財務報告目的;稅收目的和司法訴訟目的等。
(三)常見的評估目的(即引起評估的經濟行為)
評估目的說明
轉讓定價
(常見)為標的資產轉讓定價提供參考
國有產權轉讓、收購非國有資產、資產轉讓、置換以及以非貨幣資產償還債務等都是涉及資產轉讓行為目的的法定評估
抵、質押為常見的包括:房地產抵押、知識產權質押、珠寶質押目的的評估
公司設立、改制、增資非貨幣資產出資行為(事實上屬于評估定價)
整體或部分改制、改建分類(1)企業整體或部分改制、改建為有限公司
(2)股份公司企業進行公司制改建
(3)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說明(1)核實有限責任公司可用于出資資產的市場價值扣除負債后的凈資產價值是否不低于其用于折股的審計后的凈資產賬面價值
(2)國有控股、參股有限責任公司改建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導致擬改建公司股權結構及比例發生變化的情況,對擬改建公司的整體資產進行評估(法定評估)。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實質是非貨幣資產增資
企業債權轉股權債權轉股權的作價出資金額不得該債權的評估值
財務報吿(尚屬非法定評估)1.會計準則中的《投資性房地產》《資產減值》《股份支付》《企業合并》《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以及《存貨》《職工薪酬》《企業年金基金》《租賃》。
2.如果沒有遵循會計準則和評估準則的相關規定,評估機構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或連帶責任。
稅收通常是為稅務機關計量相關稅金提供計稅基礎,還包括提供財產轉移定價公允性的鑒證評估。
司法訴訟司法評估法院直接委托,屬于司法判決或執行程序的組成部分
訴訟協助評估訴訟當事人或律師的委托,當事人自愿決定評估
無形資產評估注意事項:
1、深入分析歷史與前景:依據獲取的信息,著重分析無形資產及其同類物的歷史應用成效與未來應用潛力,結合企業實際經營狀況,預測經濟收益的可實現性,并考量收益法的適用性。
2、明確區分與細致分析收益:合理預估無形資產帶來的預期收益,清晰區分其與其他資產產生的收益,細致考察預期變動、收益時長、相關成本、配套資產、現金流及風險因素。
3、統一收益與貼現率口徑:確保預期收益的計量口徑與所采用的貼現率保持一致,以增強評估結果的一致性與合理性。
4、科學估算折現率:綜合考量實施無形資產的風險因素及貨幣時間價值,立合理地設定無形資產折現率,避免與企業或其他資產折現率混淆。
5、綜合判定收益期限:全面分析無形資產的剩余經濟壽命與法定壽命,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從而合理確定其收益期限。
1、利用無形資產(如技術、商標權)增資擴股、對外投資、入股,能有效實現低成本擴張。企業需準確評估資產現值,確保投資合理性。在改制、合資、合作、聯營、兼并、重組、上市等經濟活動中,無形資產投資普遍應用,既減少現金支出,又放大投資收益,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升品牌價值與市場競爭力。評估結果是投資談判的重要依據,也是入賬價值的客觀標準。
2、無形資產交易(轉讓、拍賣、許可)需公正評估,為雙方提供價值依據,確保交易公平。
3、評估增強無形資產公信力,提振投資者信心,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分散經營風險,同時提升資本市場對企業價值的認可,增加交易機會與效率。
4、工商注冊、質押貸款時,依據《擔保法》相關規定,知識產權可出質。此時,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提供的公允價值評估是產權人與銀行達成共識的關鍵。
5、在經濟談判中,技術、商標等無形資產常成為合資合作方關注焦點。即便不作為投資入股,經評估量化的無形資產也能增加談判籌碼,強化談判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