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榆木家具在制作過程中為了美觀和顏色的靚麗搭配的需要有些是上漆的,而有些則保留了木材的原色是上蠟的,上過蠟的家具在使用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人體接觸,表層的蠟滲入木材中,發生氧化產生包漿,這樣的家具表層經不住高溫,也容易被腐蝕,因此在平時使用的時候不能用開水燙,不能接觸可溶性很強的液體不然的話會對包漿造成損壞。
老榆木家具制作年代跨度也大,從明早期至清晚期從未停止生產,其演變過程、地域特點都非常清晰。早期的老榆木家具以供奉家具為主,比如供桌供案,形制古拙,多陳設在寺廟、家祠等處,因而才能保留至今。有一老榆木雕制的木盆,無漆無飾,經長久撫摸和空氣氧化,包漿油亮奪目,木紋蒼老遒勁。遺物,完整無缺,撫之心動如酥。仿佛撫摸歲月滄桑的容顏?,F在市場上有一個說法,白木也可以收藏,是指明朝的老榆木和清朝的楠木。但由于老榆木的天然紋路美觀,質地硬朗,紋理直而粗獷豪爽,再加上老榆木所特有的質樸天然的色彩和韻致,無不與古人所推崇的做人理念相契合。
老榆木羅漢床怎么樣 1、從美學的視點來說,只要中心一塊圍子的高度適中,才能使全體落差不至誤差太大,因而做工更加考究。清代的羅漢床形形,五屏風式、七屏風式,乃至九屏風式相繼呈現,制造也更加雜亂; 2、明代羅漢床均有些采納大理石“直裝入框”的辦法,當石板不平硬性嵌入時,結構形狀會微有變形,這樣的“羅漢床”時代通常較早。清代工匠選用辦法是用芯板夾住大理石后,再裝入結構,全體作用勻稱,份額對比和諧; 3、老榆木家私羅漢床床床腿俗稱 “香蔗腿”,明式的大挖缺與清式鼓腿彭牙的區別,致使羅漢床腿全體個性不一樣,明式羅漢床腿有力而宛轉,平直而不張揚;清式則有力而夸大,生動灑脫,形形,兩者視覺作用截然不一樣; 4、羅漢床的尺度來講,擺放也非??季?。通常是在羅漢床的中心放置一幾,兩頭鋪設坐墊,高雅氣度,形狀嚴肅。羅漢床在運用上顯得對比隨性,或野外、或室內、或書齋、或閨房,都可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