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橋防水涂料是一種用于涂刷在道路橋梁上,起到防水、防腐、耐候、耐久等作用的涂料。道橋防水涂料通常是一種聚合物乳液基礎的涂料,具有較好的粘附性和耐候性能,能夠有效地阻止水分滲透,延長道橋的使用壽命。
道橋防水涂料的主要特點包括:耐候性好,能夠經(jīng)受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和風雨侵蝕;具有較高的柔韌性,能夠適應道橋結構的變形和震動;具有較好的粘附性,能夠牢固地附著在基材表面上;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能,不易受化學物質(zhì)侵蝕。
在選擇道橋防水涂料時,需要考慮到道橋的具體使用環(huán)境和要求,選擇適合的產(chǎn)品進行涂刷。同時,在涂刷道橋防水涂料時,需要按照生產(chǎn)廠家提供的涂刷工藝要求進行操作,涂料的使用效果和壽命。
【產(chǎn)品特點】
1、施工后,其中的的活性化學反應物質(zhì)極易滲入到橋面水泥混凝土的毛細孔中,產(chǎn)生固化反應將其堵塞,并因此與水泥混凝土形成了牢固的釘子效應,不但修復了水泥混凝土的微小缺陷,起到的防水效果,還為牢固粘結瀝青混凝土做好了準備;
2、完全不含水,避免了乳化瀝青基材料造成的早期水損害隱患,其生成的彈塑性防水體,避免防水層起皮、脫層,熱瀝青鋪裝過程中不會被施工設備和骨料刺破,了鋪裝實施前后的橋面防水工程粘結效果,有效抵御水損害造成的路面擠漿、松散、網(wǎng)裂;
【施工方法】
用于各基面參考用量:
1)水泥混凝土表面或鋼橋表面:0.3kg-0.6kg/㎡;
2)密級配瀝青混凝土面層:0.3kg-0.6kg/㎡;
3)開級配或斷級配瀝青混凝土面層:0.4kg-0.8kg/㎡;
4)具體用量需根據(jù)基面表面狀況具體確定。
橋面防水涂料,是一種高分子復合材料,產(chǎn)品經(jīng)交通部公路工程檢測中心測試,技術指標均符合路橋用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JT/T 535-2004)和道橋用防水材料(JC/T975-2005)標準要求,采用特種國產(chǎn)瀝青或進口石油瀝青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表面活性劑及多種化學助劑、各種功能橡膠為輔助原料,在摻加大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樹脂進行改性,生產(chǎn)的一種新型復合橋面防水涂料。
【安全工作措施】
為施工路段能夠安全有序地進行施工,采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車有力保障措施:
1.采用警示帶與路墩進行圍護,距離施工路段兩頭150米、50米處設置醒目交通安全警示牌“施工路段,車輛慢行”,場內(nèi)設置“施工重地,閑人免入”;施工現(xiàn)場范圍杜絕有圍觀村民或是停留的社會人員,保障現(xiàn)場安全的施工環(huán)境。
2.施工路段前后各一名專職安全員,中間施工員負責現(xiàn)場安全,通訊指揮用步話機聯(lián)系,前后加強溝通,對現(xiàn)場的棄土運輸車輛及過往車輛人員進行有效引導,避線通行塞車情況。
3.采取壓縮場地的方式,運輸車輛緊跟挖掘機步驟,前挖后裝,棄物一并運輸?shù)綏壨翀觯范蝺膳匀缬写髩K石頭,應該集中堆放,不占用通車路段。
4、對于路邊店鋪采用警示帶與路墩進行圍護。在幾個店鋪質(zhì)檢設立個出口,以便店鋪居民出入。
5、舊路面挖除的地段應立即恢復好地面的平整,并做好適當壓實工作:有必要的地段修筑好道路兩旁的排水,防止路面被沖刷影響通行安全加強路面施工期的安全宣傳,加強安全教育,對過往司機、人員及時提醒。
1、施工工序
基層拉毛除渣處理——吹風除塵——部位處理——噴灑遍防水層——噴灑層短纖維增強層——噴灑第二遍防水層——噴灑第二層短纖維增強層——噴灑第三遍防水層——噴灑第四遍防水層——防水層養(yǎng)護
2、基層要求
1、基層表面應壓實平整,充分養(yǎng)護,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浮漿現(xiàn)象,應符合設計要求。
2、新舊面層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和灰塵,以免影響粘結力。
3、防撞墻拆模后,應清除防撞墻和混凝土橋面交接部位的模,鋼筋鐵絲等雜物。
4、橋面含水率不應大于10%,橋面板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90%時方可進行防水施工。
【施工操作】
1)在進行涂料噴涂施工前應先將橋面水泥混凝土進行銑刨處理,橋面水
泥混凝土固化后,在養(yǎng)護期間會溢出一種白色的表面水化物
Ca(OH)(即水泥浮漿),這種浮漿成分比較復雜,因為水及水泥外加劑中的部分氯化物也會在震搗
過程中與水泥中的氫氧化鈣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層較薄的面層附著在水泥混凝土表面。這層浮漿可與空氣中二氧化碳產(chǎn)品反映生產(chǎn)碳酸鈣,碳酸鈣可遇水膨脹。這樣一旦做好防水層被車輛碾壓后就會形成粉狀物,防水層與水泥混凝土就會形成隔離。此面層用水洗、吹風是清除不掉的,用機械方法進行強力清除,型拉毛除渣機清除比較理想。
2)、清除結束后,表面浮塵用路橋防水強力吹風機鼓風吹除,在吹除施工時應特別注意隱蔽處,應吹除干凈,以免影響防水層的粘結力。
3)、基層清理完畢后,應先將陰陽角、伸縮縫、施工縫等部位進行處理。特別是泄水孔等不易涂刷的部位,應作加強處理,涂刷1遍防水涂料。
4)、噴涂防水涂料:涂料施工應遵循涂刷均勻、厚薄一致的原則,做到薄、均、勻”。為避免污染防撞墻,防撞墻約0.3米處用草根刷進行人工涂刷,涂刷完畢后再進行防水層噴涂。噴涂工序按3.1進行。每次涂刷間隔時間約2-5小時(根據(jù)當時天氣狀況而定),每遍用料約400-500 g/㎡,噴涂時應順風施工,并將沒有噴涂均勻的地方用棕刷涂刷均勻。
5)、噴灑纖維增強層:在噴涂時要達到“薄、均、勻”的要求,短纖維應按規(guī)程要求不得長5-15mm,要隨遍、第二遍防水涂料同時噴灑。
6)、噴涂防水涂料時有培訓合格的工人進行操作,一般噴嘴應離噴涂面50-60cm進行垂直噴涂,其高度也可根據(jù)風向適當調(diào)節(jié)。
7)、一般用ZL型橋面防水噴涂機進行施工,每小時約噴涂2000m2,為均勻噴涂,噴涂壓力控制在1.4mpa-1.5mpa之間。
8)、為避免涂料污染防撞墻,在噴涂橋面防水涂料時,應用執(zhí)擋板護住防撞墻,因此防撞墻部防水層,一般采用人工涂刷。
【注意事項】
1)纖維增強層和防水涂料應同步施工。
2)施工前應將棕刷、毛刷充分浸潤,使其柔軟涂刷流暢。
3)氣溫低于0℃以下或35℃不得施工(應避免高溫施工)
4)儲運溫度5℃-35℃為宜。
5)應選擇6小時內(nèi)無雨雪、大風天氣施工。
6)防水層經(jīng)實干以后,方可進行瀝青砼鋪裝施工,涂膜未干燥前嚴禁行人或車輛通過
施工工藝
(一)、施工工序
基層處理——部位處理——涂刷底子油——遍防水層—— 第二遍防水層——第三遍防水層
(二)、基層要求
1、 基層表面不得有浮漿、孔洞、裂縫、灰塵、油污,否則應進行打磨、除塵和修補。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細部構造部位的基層表面處理。
2、基層根據(jù)要求可選用拉毛、拋丸、銑刨處理。直至露出骨料或者堅硬基層。
3、橋面含水率不應大于12%
(三)、施工工具:
涂料噴涂機、吹風除塵機、空壓機、發(fā)電機、纖維切割器、各類滾排刷、 兌料桶、涂料攪拌器、機動車等。
(四)、 施工操作
1、基層清理完畢后,應先將陰陽角、伸縮縫、施工縫等部位進行處理。特別是泄水孔等不易涂刷的部位、應做加強處理,或者使用密封材料處理。
2、涂刷底子油。為提高防水層與基層粘結性,可用用底子油(底子油可根據(jù)工程要求選用,配比勾兌時需要參考施工方案)噴涂或用刷子反復涂刷,并涂刷均勻,覆蓋完全,充分滲入混凝土基層,以提高粘結強度和抗剪切強度。
3、底子油干后約3-4小時,可用棕刷涂刷或噴涂3-6遍涂料。噴涂作業(yè)時,噴宜垂直于基層,距離宜適中,勻速移動。應按照先細部后整體的順序連續(xù)作業(yè)。每次涂膜實干后再進行涂刷或噴涂,以防涂膜受損,每次涂刷間隔時間約4-6小時, 噴涂時應順風施工。
噴涂作業(yè)完畢后,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檢查和清理機械設備,并妥善處理剩余物料。
4、為避免涂料污染防撞墻, 防撞墻應用無紡布或者塑料薄膜覆蓋。
5、防水層應根據(jù)工程等級,施工規(guī)范或施工方案要求進行操作。使之達到設計標準。并可根據(jù)或設計要求增設橋面防水涂料和纖維同步切割等增強層 。
注意事項
1、使用前應將涂料攪拌均勻。氣溫低于5℃以下或35℃不得施工 。應選擇六小時內(nèi)無雨雪天氣施工。
2、底子油如需勾兌、隨兌隨用、一般在3小時之內(nèi)用完為佳。
3、儲運溫度5℃-35℃為宜。該涂料為水性環(huán)保材料、可按非危險品儲運。
5、涂膜未干燥或未鋪瀝青砼前,嚴防踩踏或汽車行駛。
6、防水層實干以后,方可進行攤鋪瀝青,一般72小時后為佳。
包裝、保存期
50kgkg塑料桶包裝,保存期6個月。
產(chǎn)品簡介:
FYT-1改進型防水涂料,是一種高分子復合材料,屬國家科技推廣項目,經(jīng)國家部門組織的,達到同類產(chǎn)品的水平。產(chǎn)品經(jīng)交通部公路工程檢測中心測試,全部技術指標均符合JT/T575-2005標準要求;符合JTT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采用特種國產(chǎn)瀝青或進口石油瀝青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表面活性劑及多種化學助劑、SBS熱塑性橡膠為原料 ,在摻加大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樹脂進行改性,生產(chǎn)的一種新型復合防水涂料。
產(chǎn)品特性:
1、施工工藝簡單,施工可用機械噴涂也可人工涂刷,干燥快、工期短。
2、該防水層造價便宜,一般只需涂刷三遍即可達到防水效果。
3、防水層與基層、防水層與上部瀝青混凝土粘接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