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電機高速旋轉時出現電機偏差計數器溢出錯誤,如何處理?
(1)故障原因:高速旋轉時發生電機偏差計數器溢出錯誤;
處理方法:檢查電機動力電纜和編碼器電纜的配線是否正確,電纜是否有破損。
(2)故障原因:輸入較長指令脈沖時發生電機偏差計數器溢出錯誤
處理方法:
a、增益設置太大,重新手動調整增益或使用自動調整增益功能;
b、延長加減速時間;
c、負載過重,需要重新選定更大容量的電機或減輕負載,加裝減速機等傳動機構提高負荷能力。
(3)故障原因:運行過程中發生電機偏差計數器溢出錯誤。
處理方法:
a.增大偏差計數器溢出水平設定值;
b.減慢旋轉速度;
c.延長加減速時間;
d.負載過重,需要重新選定更大容量的電機或減輕負載,加裝減速機等傳動機構提高負載能力。
8LSA37.DA030S000-3
8LSA37.DA030S100-3
8LSA37.DA030S200-3
8LSA37.DA030S300-3
8LSA37.DA060S000-3
8LSA37.DA060S100-3
伺服驅動器的工作原理
功率驅動單元通過三相全橋整流電路對輸入的三相電或者市電進行整流,得到相應的直流電。經過整流好的三相電或市電,再通過三相正弦PWM電壓型逆變器變頻來驅動交流伺服電機。功率驅動單元的整個過程可以簡單的說就是AC-DC-AC的過程,整流單元(AC-DC)主要的拓撲電路是三相全橋不控整流電路。
四、伺服驅動器控制方式
一般伺服都有三種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轉矩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
1、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過外部輸入的脈沖的頻率來確定轉動速度的大小,通過脈沖的個數來確定轉動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過通訊方式直接對速度和位移進行賦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對速度和位置都有很嚴格的控制,所以一般應用于定位裝置。
2、轉矩控制:轉矩控制方式是通過外部模擬量的輸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賦值來設定電機軸對外的輸出轉矩的大小,可以通過即時的改變模擬量的設定來改變設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過通訊方式改變對應的地址的數值來實現。
應用主要在對材質的手里有嚴格要求的纏繞和放卷的裝置中,例如繞線裝置或拉光纖設備,轉矩的設定要根據纏繞的半徑的變化隨時更改以確保材質的受力不會隨著纏繞半徑的變化而改變。
3、速度模式:通過模擬量的輸入或脈沖的頻率都可以進行轉動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裝置的外環PID控制時速度模式也可以進行定位,但把電機的位置信號或直接負載的位置信號給上位反饋以做運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負載外環檢測位置信號,此時的電機軸端的編碼器只檢測電機轉速,位置信號就由直接的終負載端的檢測裝置來提供了,這樣的優點在于可以減少中間傳動過程中的誤差,增加了整個系統的定位精度。
貝加萊逆變模塊(雙軸模塊)
貝加萊柜內安裝
8BVI0014HWD0.000-1
8BVI0028HWD0.000-1
8BVI0055HWD0.000-1
8BVI0110HWD0.000-1
8BVI0220HWD0.000-1
伺服驅動器控制方式的選擇
如果對電機的速度、位置都沒有要求,只要輸出一個恒轉矩,當然是用轉矩模式。
如果對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對實時轉矩不是很關心,用轉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較好。
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較好的閉環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會好一點,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沒有實時性的要求,采用位置控制方式。
貝加萊冷卻板或穿墻式安裝
8BVI0014HCD0.000-1
8BVI0028HCD0.000-1
8BVI0055HCD0.000-1
8BVI0110HCD0.000-1
8BVI0220HCD0.000-1
模塊電源并聯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均流問題。均流以模塊間電流應力和熱應力的均勻分配,防止一臺或多臺模塊運行在電流極限狀態。因為并聯運行的各模塊特性并不一致,外特性好的可能承擔更多的電流,甚至過載;而外特性差的運行在輕載,甚至空載。這樣不均勻的電流使得熱應力大,降低了可靠性。實驗證明,電子元器件溫升從25度上升到50度時,其壽命僅為25度時的1/6。
隨著模塊電源市場日趨成熟,一些低電壓輸入超大功率的模塊電源越來越受到客戶的青睞,但是在一些低壓大功率場合中,單臺模塊電源是無法滿足負載功率要求的,于是就需要考慮并聯。利用多臺中/小功率的電源并聯,不僅可以達到負載功率要求,降低應力;而且還可以應用冗余技術,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實驗證明,兩臺并聯系統的故障率遠小于單臺電源的故障率,因此多臺的情況下,系統的可靠性將顯著增強。
因此,對若干個開關變換器模塊并聯的電源系統,其要求是:
1)各模塊承受的電流能自動平衡,實現均流
2)為提高系統的可調性,盡可能不增加外部均流控制的措施,并使均流與冗余技術結合
3)當輸入電壓和/或負載電流變化時,應保持輸出電壓穩定,并且均流的瞬態響應好
貝加萊多功能
X67DC1198
X67DC2322
貝加萊通信模塊
X67IF1121-1
貝加萊reACTION技術模塊
X67BC81RT.L12
貝加萊預制電纜
貝加萊M12電機電纜
80CM02001.26-01
80CM03001.26-01
電纜爆炸怎么辦
(1)切斷起火電纜電源。電纜著火燃燒,無論何原因引起,都應立即切斷電源,然后,根據電纜所經過的路徑和特征,認真檢查,找出電纜的故障點,同時應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撲救。
(2)電纜溝內起火非故障電纜電源的切斷。當電纜溝中的電纜起火燃燒時,如果與其同溝并排敷設的電纜有明顯的著火可能性,則應將這些電纜的電源切斷。電纜若是分層排列,則將起火電纜上面的受熱電纜電源切斷,然后將與起火電纜并排的電纜電源切斷,將起火電纜下面的電纜電源切斷。
(3)關閉電纜溝隔火門或堵死電纜溝兩端。當電纜溝內的電纜起火時,為了避免空氣流通,以利迅速滅火,應將電纜溝的隔火門關閉或將兩端堵死,采用窒息的方法滅火。
(4)做好撲滅電纜火災時的人身防護。由于電纜起火燃燒會產生大量的濃煙和毒氣,撲滅電纜火災時,撲救人員應戴防毒面具。為防止撲救過程中的人身觸電,撲救人員還應戴橡皮手套和穿上絕緣靴,若發現高壓電纜一相接地,撲救人員應遵守:室內不得進入距故障點4m以內,室外不得進入距故障點8m以內,以免跨步電壓及接觸電壓傷人。救護受傷人員不在此限,但應采取防護措施。
(5)撲滅電纜火災采用的滅火器材。撲滅電纜火災應采用滅火機滅火,如干粉滅火機、“1211”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機等;也可使用干砂或黃土覆蓋;如果用水滅火,使用噴霧水槍;若火勢猛烈,又不可能采用其他方式撲救,待電源切斷后,可向電纜溝內灌水,用水將故障封住滅火。
(6)撲救電纜火災時,禁止用手直接觸摸電纜鋼鎧和移動電纜。
80CM05001.26-01
80CM10001.26-01
貝加萊增量式編碼器電纜,M12
80CM02003.26-01
80CM05003.26-01
80CM10003.26-01
防止電纜故障采取措施
針對絕緣、附件和外護層故障原因分析可以看出,電纜線路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從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等方面對其全過程管理,才能大限度其安全運行。
(1)從設計之初,對電纜使用的接地系統有充分認識,選擇符合其電壓等級的電纜,避免電纜在長期過電壓情況下工作。外護層選擇應符合使用環境、使用年限的要求,同時電纜護層保護器的選擇應滿足相對地接地時,保護器可靠通過接地電流而不損壞原則。
(2)電纜路徑選擇,應避免電纜受過熱、腐蝕、外力損傷等外部環境影響,同時也避免電纜敷設過于集中,造成熱量不能及時擴散,而引起過熱的內部因素影響。此外,雙回路供電的電纜路徑不建議敷設在同一路徑的管道內,防止同時受損,造成大面積停電事故。
(3)加強電纜和電纜附件選型、廠家監造、到貨驗收等工作,確保電纜和電纜附件質量水平。在現場驗貨時,應有生產廠家、施工方、監理方和項目主管部門等多方在場,按照裝箱清單逐一點驗,對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并提出整改建議,經多方簽字認可。對容易受潮部件,檢驗完畢后,應及時進行密封處理,防止受潮影響正常使用。
(4)加強人員培訓工作,對纜頭制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業務資質與技術評定,持證上崗。對在保質期內因制作原因連續發生兩次故障的,取消其纜頭制作資格,待重新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
(5)加強電纜工程各個環節的隱蔽工程和中間環節驗收,嚴把質量驗收關,對土建、電氣等工程驗收中發現缺陷、隱患要整改,并做好各項記錄,必要時留有照片、影視等資料。
(6)運用外護套環流在線監測技術、在線光纖測溫技術、在線局部放電檢測技術等在線監測技術,加強電纜的實時在線運行監視,提前發現隱性缺陷,避免造成停電事故發生。
貝加萊PROFIBUS DP電纜
X67CA0B12.0005
X67CA0B12.0020
X67CA0B12.0050
X67CA0B12.0100
X67CA0B12.0150
X67CA0B22.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