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圓形銅鼎,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
司母戊銅鼎形體,造型雄偉,裝飾華麗,四角飾羊角獸面紋。方鼎古時之用,無論大小,多為偶數,此似為定制。此鼎體近正方形,平唇大立耳,耳上鑄虎形樣飾,耳外側作空槽形,深腹平底,下承四足,鼎身四壁飾以乳釘紋。整器極盡王權風范。司母戊銅鼎是統治王權的象征,“鐘鳴鼎食”就是權勢地位的標志。封建統治者鑄造巨型銅鐘象征王權,這種鐘也叫“朝鐘”,“視朝,官出署,以集眾。”鐘也是人們心目中崇高、公正、賢明的華夏文明的象征。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巨型銅鐘,重量達數十頓,無論是鑄造工藝還是體積重量,都達到了的地步。
現代的銅鼎工藝更為成熟、做工精細、傳統而不失現代感,加上銅鼎本身所富含的豐富寓意,青銅鼎在現代的使用更為普遍,滲透各行業領域,仿古司母戊銅鼎也是一樣,不僅盛行于各界,也是禮品贈送的選擇,深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