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
成交價:RMB
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該碗原屬圓明園珍品,乾隆親自指導過琺瑯彩瓷器的燒造。該碗繪有杏花盛開,春風吹綠柳,雙燕比翼飛。側面有乾隆御筆行楷題詩:“玉剪穿花過,霓裳帶月歸”,碗底有藍楷書款《乾隆年制》。
該碗造型秀美,白釉溫潤,工藝,乃為乾隆琺瑯彩瓷器杰作
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
成交價:RMB
香港蘇富比2011年秋季拍賣會
明代官窯瓷器中青花瓷的藝術成就高,而永樂、宣德兩朝可謂青花瓷器的全盛時期。該瓶紋樣細膩柔美,形制比例得當,是永樂瓷器中的珍品。
清乾隆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
成交價:RMB 220,572,180
香港蘇富比2010年秋季拍賣會
清代,一種繁縟的裝飾工藝“軋道錦地”于景德鎮日臻完善。這是一種以細針狀物在釉面上刻畫卷草紋、鳳尾紋和花卉紋以表現“錦地”效果的工藝.這只長頸葫蘆瓶就是這一時期的杰作。
瓶上所繪紋飾色澤艷麗多變,重疊交錯,構圖精巧,細致繽紛。此瓶是“軋道錦地”工藝制作的珍品。
早期礬紅云龍紋杯盞一對
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中,還有一件引人注目的瓷器——清早期礬紅云龍紋杯盞一對。這件瓷器以1380000元的成交,成為了收藏愛好者的珍品。與前文所述的四方瓶和提梁壺不同,杯盞的設計更為簡潔實用。
杯盞采用了礬紅瓷器制作工藝,這種工藝是在素胎上施以氧化鋁為主要成分的低溫色釉,并在釉上繪畫后再第二次燒成。礬紅瓷器燒成后呈現出紅色或紅褐色色調,給人以熱烈、喜慶的感覺。杯盞上的紋飾為云龍圖案,云龍在傳統裝飾中具有吉祥之意。整個杯盞造型簡潔大方,線條流暢自然。
宋汝窯天青釉洗
拍賣時間:2005年
成交價:2.94億港元
這是中國臺灣一企業家的私人收藏,據稱目前全球存世的汝窯只有87件,其中私人收藏僅四件,這件是其中之一,此前另一件汝窯天青釉葵花洗拍出了2.0786億港元。
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內青花六方套瓶
拍賣時間:2019年
成交價:1.495億港元
此件拍品曾被諸名家所珍愛,以傳奇之勢流轉傳承。早由俄羅斯Rudolf Sterz所藏,后由其家族遞藏,此后于1984年在紐約蘇富比上拍,之后被張宗憲先生收入麾下,后由臺灣鴻禧美術館收藏,于2005年在香港蘇富比上拍,終被北美十面靈璧山居以4492萬港元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