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
1、灌漿施工前應準備攪拌機具、灌漿設備、模板及養護物品。
2、二次灌漿時,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宜控制在100mm左右;模 板頂部標高應不低于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
3、混凝土結構改造加固時,模板支護應留有足夠的灌漿孔及排氣孔,灌漿孔徑不小于50mm,間距不超過1000mm。
4、水泥基灌漿材料拌和時,應按照產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宜采用機械拌和。拌和時宜先加入2/3的水拌和約3min,然后加入剩余水量 拌和直至均勻,拌和地點宜靠近灌漿地點。
西卡高強灌漿料的發展趨勢
目前高強灌漿料除應在;、無害、化、對水質及周圍環境上加大力度外,還應加緊研究和解決中的難、新問題,復合化技術將是提高和滿足各類功能的有效途徑。
1、功能的復合化。在施工方有質量可靠,降低成本,縮短工期和使用方便等優點。從根本上改變設備底座受力情況,使之均勻地承受設備的全部荷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電器設備(重型設備磨床)的安裝要求,是無墊安裝時代的理想灌漿材料。
2、灌漿料應加強防凍、抗凍性能;解決工程施工在冬季施工難題,爭取能在基料復合技術及相關骨料的配合比上取得突破,解決溫施工中這難題。
3、基料的改性功能復合化,對于已有的基料進行某種性能的改性,并且與功能相復合。骨料的選擇強灌漿料為首要,水泥為輔料,輔以高流態,微膨脹,防離析等物質配制而成,以此來達到雙重功能的作用。
壓漿料在與灌漿料施工攪拌時的配方對析
施工前嚴格控制灌漿料和泥漿。水膠比和水膠比應與產品和產品性能的正常使用有關。灌漿料和水的比例混合一般在13.5-14加水量應根據產品的寬度、長度和灌漿層控制。一般來說,添加的水流動性好,水少,強度小。但是,也有必要根據這個標準加水。
壓漿料的混合比一般為0.28。這個比例不足以控制灌漿料。建議施工公司在拌和前準備好工具數量,制定準確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