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畫在古玩中屬于特別嬌貴的一類。其貴在于它是純藝術品,一些名人字畫更是稀世之寶。由于書畫作品的材料都是纖維質的紙張和絲絹,在紙張制作或字畫裝裱中又加入有動物膠、淀粉、漿糊等酸性材料,這就使字畫品遇到潮濕、光和熱等,會發生霉變、蟲蛀、褪色變黃、老化發脆。可見,掌握字畫的保養,對收藏字畫是非常有幫助。
如果字畫被泥土、墨水、油脂等弄臟,要進行清洗。一般情況下,只要用軟性的毛筆或刷子輕輕將不潔物干擦掉。如污斑嚴重,可局部濕洗,用棉花球或毛筆蘸些清洗劑,將污跡擦去,并隨時用吸墨紙吸掉液體,后用清水蘸殘留的清洗劑,操作時要謹慎行事,以免損壞書畫。
為了防止字畫霉變蟲蛀,可進行消毒。一種方法是用、進行熏蒸,另一種是將防霉變的紙夾在書畫中,效果也很好。
中國字畫歷史淵源、博大精深,就是用千言萬語也無法說清楚什么是中國字畫。中國字畫是讓西方人崇拜的藝術。就說傳統中國字畫的特點就比西畫更精深神奇。傳統的中國字畫不講焦點,不強調自然界對于物體的光色變化,不拘泥于物體外表的相似。而是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中國字畫講究“ 以形寫神” ,追求的是“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的感覺,“ 絕似又絕非像物者的真通” (徐悲鴻的名言)。而西畫,講究“ 以形寫形” ,當然,創作過程中,也講究“ 神” 的表現,但西畫非常講究畫面的整體、概括。有人說,西畫是“ 再現” 的藝術,而中國字畫是“ 表現” 的藝術。
“精”與“少”是古字畫的價值地點,但也約束著古字畫的增值空間。張尚敏通知記者,因為古字畫存世量較少,加之前史長遠,真偽難辨,保藏者不要容易求購。因為通過長時間炒作,古字畫的價格已達到高峰,增值空間已不大。因此,很多保藏者把目光投向了現代名人字畫保藏上。
古玩判定、古玩判定、藝術品鑒覽、藝術品拍賣、銷售展覽等。
去年年底以來,雖然中國字畫拍賣行情整體回落,但古代字畫卻在時勢走弱的態勢下顯得異常抗跌。如2006年春季拍賣中,中貿圣佳古字畫專場拍賣成交率到達74%,成交額1.09億元;嘉德的古字畫專場成交率為79%,成交額為8746萬元;潤昶藝術品交易古字畫專場成交率為63%,成交額為4927萬元;西泠印社中國字畫古代作品專場成交率為89.3%,成交額達5210.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