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藝術的出現,是公元一、二世紀的事情。那是一種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羅」文化的產物。
印度古代認為雕畫佛像乃是冒瀆神圣之事,故山琦(梵Sa^nchi^ )等之古雕刻,僅止于以佛法、菩提樹、佛足跡等標記象征佛。其后,隨大乘佛教之興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諸大乘經典中有甚多關于造像因緣及其功德之記載。
如果我們不把它毀壞,在他建造的基礎上繼續再造、再修復,那就是說有兩個人得福了,次造的人和修復的人同樣得福,修復佛像也是本著這個角度,盡量讓施主的福報更長時間地延續,不要中斷。所以修舊的佛像佛殿,都是有它這個不共的意義的。
對佛像進行粘合
這個過程是在所有的碎片拼對完整之后再進行的,大家可千萬不要一邊拼對一邊粘合喲,那樣極有可能粘出一個畸形的陶瓷花瓶,美佛像變成了怪物,哦,那畫面太美,小編真真不敢看!
說到粘合,可謂是很關鍵的一步,那么用什么東西粘合呢?其實有很多東西適合。除了的粘合劑以外,我們還有很多可以選擇。雖然以下幾種不夠,黏貼效果不比膠水,但卻是市面上極易獲得,而且實惠實用的粘合物。
瓷器佛像修復
1 先清除施瓷器破損處的雜質。
2 用水將施工表面以及施工用具稍稍滋潤;
3 瓷土如果太干或粘手,可沾取少許水份(過多加水會使魔塑鋼的黏結力及強度減弱)。在常溫下約60分鐘的可操作時間,2-3小時后開始基本硬化,6-7小時后達到一般使用強度。
4 施工后用手或工具沾水將表面推平抹光,并略施壓力以增強附著效果,如需加快固化,可適當加溫。
5 固化后使用(免燒陶瓷釉料)
觀音菩薩
古園佛像藝術 觀音像高3.3米
古園佛像藝術 觀音像高3.3米
也稱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菩薩摩訶薩”的簡稱。又作南無、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凈音、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等。因菩薩曾經發愿,任何人在遇到無論任何災難時,只要一心虔誠念誦菩薩的圣號時,即會得到菩薩的救度——“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因此,名為“菩薩”。
陶瓷佛像修復遵循‘修舊如舊’、‘小干預’、‘可逆性’修復原則,這就跟開刀一樣,得刀口小,刀法準,少。
陶瓷佛像修復的難點在于其原料和成品是不同物質,只能尋找替代材料修復,就有很大偶然性。此外,古瓷修復要求修舊如舊,不破壞文物原有信息,不臆造造型和紋飾。
陶瓷佛像是許多愛好陶瓷的收藏家的心頭珍寶
步、佛像與碎片的對接部位清理
在修復之前,要將佛像與碎片的對接部位用清水清洗干凈,以便接下來的粘合。清洗時要保護自己的雙手,千萬不要被劃傷哩!洗凈之后及時曬干,晾干過程中要保持對接處的清潔,否則清洗工作就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