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北京/福州/河南/貴陽/甘肅蘭州/河北/新疆/廣東/內蒙顏色灰色施工厚度1.5cm及以上適用范圍農房 危險 樓房 老舊房屋抗震加固工程 產品名稱高延性混凝土別名ECC高延性混凝土保質期6個月包裝規格25公斤/袋 250克纖維用量計算1.8噸/立方起發量一件起發檢測報告正規國檢 隨貨附帶品牌奧泰利集團銷售區域全國銷售 施工方式按壓式涂抹加水量20%狀態粉料/纖維典型特點可彎曲,抗震
2.1.5 纖維用量 fiber content
單位體積高延性混凝土中纖維的質量,以 kg/m3 表示。
2.1.6 等效抗壓強度 equivalent compressive strength
試件單軸受壓試驗時,采用等效受壓荷載計算所得的平均抗壓強度。
2.1.7 等效抗壓韌性 equivalent compressive toughness
試件單軸受壓試驗時單位體積的變形能,可作為高延性混凝土抗壓韌性的評價指標。
2.1.8 等效彎曲強度 equivalent flexural strength
試件彎曲韌性試驗時,采用等效彎曲荷載計算所得的抗彎強度。
2.1.9 等效彎曲韌性 equivalent flexural toughness
試件彎曲韌性試驗時等效彎曲強度與撓跨比的乘積,與等效彎曲強度一起作為高延性混
凝土彎曲韌性的評價指標。
2.1.10 材料強度利用系數 strength utilization factor of material
考慮加固材料自身變形能力砌體及在二次受力條件下其強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引
入的折算系數。

2.1.11 高延性混凝土面層加固 在原結構構件表面增設一定厚度的高延性混凝土,提高結構整體性、結構構件承載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2.1.12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層加固
在原結構構件表面增設一定厚度的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提高結構整體性、結構構件承載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高延性混凝土采用合成纖維作為增韌材料,合成纖維應為單絲纖維或粗纖維。纖維不
應對人體、生物和環境造成危害,涉及與生產、使用有關的安全與環保問題,應符合我國相
關標準和規范的規定。
4.1.2 制備高延性混凝土所用合成纖維的規格宜符合表 4.1.2 的規定。
表 4.1.2 合成纖維的規格
外 形 公稱長度(mm) 當量直徑(μm)
單絲纖維 4~15 12~50
粗纖維 15~60 >100
4.1.3 合成纖維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表 4.1.3 的規定。
表 4.1.3 合成纖維的力學性能
項 目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N/mm2
) ≥1200
初始模量(N/mm2
) ≥30.0×103
斷裂伸長率(%) ≥7.0
4.1.4 合成纖維的密度、熔點、吸水率等主要物理性能參數宜經試驗確定;當無試驗資料時,
合成纖維可按表 4.1.4 取值。

5.1.1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應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得離析、泌水,纖維不得聚團,并應滿
足設計和施工要求。
5.1.2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大含量應符合表 5.1.2 的規定,拌合物中水溶性
氯離子含量的測定方法宜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程》JGJ/T 322
的規定。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壓構件時,尚應符合以下要求:
1 高延性混凝土面層加固砌體受壓構件,宜采用雙面加固,面層厚度不宜小于 15mm當采用單面加固時,面層厚度不宜小于 20mm。當存在以下情況時,不宜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層單面加固:
(1)原砌筑砂漿強度不大于 1.0MPa;
(2)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偏心受壓構件。
2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層中縱向鋼筋的上下端均應有可靠的錨固;上端應錨入有配筋的混凝土梁墊、梁、板或牛腿內;下端應錨入基礎內。

高延性混凝土-砌體組合圈梁和組合構造柱的縱向鋼筋宜采用 HRB400 級鋼筋,閉合箍
筋宜采 HPB300 級鋼筋;組合圈梁和組合構造柱的縱筋直徑分別不宜小于 10mm 和 12mm,
箍筋直徑分別不宜小于 6mm 和 8mm,箍筋間距不宜大于 300mm。不配置鋼筋的組合構造
柱做法(圖 C.6.4-1c、e)適用于兩層及兩層以下的砌體房屋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