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板耐破度測定儀使用方法
1. 接通電源,按下電源開關后電源指示燈亮。
2. 通電大約30秒后顯示器自動進入測試狀態,即為0.00顯示,此時顯示器不再跳動。
3. 檢查油杯的頂針是否鎖緊,如果沒有鎖緊必需將其鎖緊。
4. 將待測物品置入壓盤下,將壓力手輪向順時針轉動,當壓力表上指示7㎏/㎝2后,將定壓螺母鎖緊。
5. 按下清零,確保顯示器顯示為0.00后,再按下峰值鍵。
6. 一切準備好后,按下電機啟動按鈕,將加壓手柄向胸前扳動,此時為加壓狀態。
7. 當測試試片破裂后,顯示器上顯示Z大壓力值,此時將加壓手柄向后推動,此時為減壓狀態。
8. 按下電機停止按扭,注意不要關掉電源開關。
9. 當Z大值保留時,按功能鍵兩次,保存Z大值。
儀器的表面主要是有操作面板、氣壓表、急停開關、壓盤、油杯、打印機構成。操作面板的右手邊分別是菜單,打印,測試和停止,下面的F1到F5都是對應的按鍵。氣壓表是用來觀察氣壓的壓力大小,急停開關是用來處理某些緊急的事情,壓盤用來固定住紙板的夾具,油杯用來放置甘油用,打印機用來打印測試結果。
在目前主要的日常維修,主要注重兩個方面:
1、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方法,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是現代維修理論的核心。系統工程的觀點認為,維修對象的研制、設計、制造、使用都是與維修有關的環節,各個環節都圍繞著可靠性這個中心進行工作,因此維修對象的可靠性在循環往復中得到不斷的改進和提高。此種維修方法也是對傳統的以預防為主的維修方法的繼承和發展,人們對維修的認識由原來的工作—磨損—故障—危及演變為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控制機械設備可靠性下降的因素,以保持恢復機械設備的固有可靠性。
2、以定期維修為主要形式的預防性維修方法,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機械設備取決于其可靠性,故認為預防工作做得越多、修理周期越短、機械設備越可靠,這就是我們沿用多年的以定期維修為主的預防性維修方法。即不論每個具體維修對象的技術狀況、使用環境如何,都按照統一規定的時間或行駛里程進行強制性維修(如現行規定的一、二、三級保養)與針對性的維修。定期維修的這種方法對于早期機械設備及零件的維修比較合適,曾對我國機械設備維修起過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