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瓷器鑒定的基本方法,這也是業界公認的標準方法,是這樣的:
1、瓷器的造型
造型是具有時代特征的,什么時代具有什么時代的特征,這是無法改變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現代很多臆造品無法遁形的地方,因為某個器型在什么時代開始出現,什么時代開始出現衰敗,到什么時代就消失了這是歷史,是任何人都無法篡改的!因此造型是非常重要的鑒定方法之一。
2、瓷器的紋飾題材和裝飾風格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尚流行的東西,因此這些因素都會展現在瓷器上,故此,瓷器的紋飾題材和裝飾風格也就成為瓷器鑒定的方法之一。
3、瓷器的燒造方法
我國的瓷器燒造方法是從低級向逐步發展和提高的,每個時代都會在原材料的加工、器物成型方法上、燒窯的方法等方面會有明顯的不同,也因此在瓷器上就會有不同時期的燒造方法的痕跡。
4、瓷器的胎釉、彩繪特征
不同時期的胎釉,不同窯口的胎釉和彩繪就有不同的特征,熟記并掌握這些就是鑒定瓷器的重要方法之一。
5、瓷器的款識
這個部分主要是適合于明清時期的瓷器,其他時期的瓷器雖偶有款識,但是并沒有其他方面強有力的佐證之下,還是應該謹慎對待。
瓷器里的氣泡來自何方呢?主要來自胎中的水分和釉里化學成分在高溫下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對于高溫瓷器而言,胎中的水分子一般早在瓷器燒結之前就全部揮發了,主要是釉里產生的氣泡,在高溫下未能完全逸出釉面,被包裹在釉里形成的。
由于釉本質上就是一種玻璃,所以,釉里的氣泡就是玻璃里的氣泡。這對于玻璃而言,是一種明顯的缺陷。而古代瓷器釉中,或多或少都有氣泡存在。
官、哥二窯瓷器的氣泡的特點是“聚沫攢珠”。
汝瓷氣泡的特點是“寥若晨星”。
元青花氣泡的特點是在密布的霧狀小氣泡層中散落著大氣泡,絕無中等氣泡過渡。
永樂瓷的氣泡特點是大、中、小氣泡混雜,布局疏朗,但較宣德氣泡少。
宣德瓷氣泡特點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氣泡群,群與群之間間距流朗。
成化瓷的氣泡特點是:改變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況,顯得小而密集。
所以,這種看氣泡的鑒定方法,對于鑒定近20年來新燒的電窯,氣窯瓷器有一定作用,對于以柴窯仿制的五六七瓷器和新柴窯瓷器,根本無能為力。而真正的高仿品,也就是逼真度達到99%的仿古瓷而言,是不會吝惜成本,讓你在氣泡這里看出什么毛病來的。
同樣的道理,所謂的死亡氣泡鑒定法,其實指的是釉里出現的破泡,也就是釉中氣泡半逸出階段的薄泡。這種接近釉面的氣泡在日常使用磨損中容易爆開,時間久了就成了藏家口中所謂的死亡氣泡。由于氣泡接近釉面破損后,在日常使用中必然沾染污垢,所以就出現了所謂的氣泡變色現象。
這只是一種物理現象,目前根據這種現象,景德鎮造假者做出所謂的死亡氣泡。所以,收藏家們一定不要以這種所謂的死亡氣泡來鑒定瓷器真偽,
而還是應該根據
傳世文物,窯址遺物,歷史文獻,出土文物
四大塊來分析對比進行瓷器鑒定。在具體細節上,依然是
”遠看型,近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
以瓷器的”
胎,釉,彩,工,型,款“
六大要素來進行科學鑒定。這才是瓷器鑒定的王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古希臘哲學家曰:”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對于古瓷器造假者而言,無論如何,他都不能的復制古代瓷器的燒制全過程,所以一定會留下破綻。而這些破綻,越是高仿品,越難以識別。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特別是掌握古代瓷器燒制的科學原理,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掌握瓷器鑒定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