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管路系統的管材、管件和閥門,應采用耐腐蝕的材料。管材、管件和閥門的選型和連接,應根據輸送介質和使用確定。
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管路系統的法蘭應符合現行標準《鋼制管法蘭類型與參數》GB/T9112的有關規定。
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止回閥和檢修閥可安裝在一體化預制泵站內部或泵站外的閥門井內。
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止回閥和檢修閥可采用水平或垂直安裝。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閥宜采用輕質復合材料。
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免清掏:采用自動反沖洗技術,主機工作時產有一部分水流把沉淀在底部的污物攪拌起來及時排出,真正實現無沉淀、免清淘,維護方便。
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設計原則
污水系統主要由污水收集、提升、輸送、處理及尾水排放這四部分組成,其中,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設計原則如下:
1、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規模的確定。污水提升泵站規模主要需考慮城市規劃及排污量大小的要求。一般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的土建部分需參考遠期規模進行設計,安裝泵站的設備需參考近期規模進行設計,在遠期規模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增加泵組或替換水泵的方式滿足設計要求。
2、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的位置設計。一般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考慮污水廠的處理能力、污水的自流以及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從而使泵站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3、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設備選型。格柵除污機是污水提升泵站的選擇,與其它設備相比,該設備清污量較大,較為適合污水雜物較多的性質,避免水泵設備被污水中的雜物損壞。
4、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因為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一般距離城市都較近,所以在建設的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降低噪聲措施,同時還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污水滲漏。
有很多地方的水是不能自流的,想要通過自身的重力流到污水處理廠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要使用一體化預制泵站。通過一體化預制泵站(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的二次提升就可以實現污水自流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了。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運行和管理需滿足泵站內配套設備,如水泵、格柵等的操作手冊。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日常運行一般采用液位自動控制,特殊情況下轉為手動控制或遠程控制。
市政管網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安裝說明:
市政管網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進水來自規劃單排d2000mm雨水管道,進水接人格柵井粉碎污物,然后通過配水堰均勻配水給3個預制泵井,通過潛污泵提升后通過3根DN1200mm管道匯集為1根DN1800mm管道,在DN1800mm管道上設置蝶閥,以作檢修用,在排入目標地點前設置防潮井,安裝鴨嘴閥防止雨污水倒灌。
泵井組合設計目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單個泵井直徑大為4m,單筒流量為1.0m3/s,為滿足泵站3.0m3/s的設計規模,需要設置3個預制泵井,為污物,泵井內水泵運行安全,在3個預制泵井的前部設置1個格柵井,同時通過格柵井向3個泵井進行均勻配水。
格柵井內安裝粉碎性格柵1臺,3個預制泵井內分別安裝3臺潛污泵(單泵流量0.33m3/s,揚程11.7m,功率73kW),雨水通過粉碎性格柵后配水排入3個預制泵井。按照建設方要求進行分期建設,近期實施格柵井和2個預制泵井(泵井1和泵井2),規模達到2m3/s,遠期實施1個預制泵井(泵井1),規模達到3m3/s。
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的設計注意事項: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積不應小于大一臺水泵的出水量,若要滿足該規范,擬泵站有效水深3m ,井筒內設三臺泵,考慮一臺備用泵,單井筒方案時,若污水泵站流量大于大規模流量,則需設置多套井筒并聯方案。
這一規定是為了防止水泵頻繁開啟而規定的,水泵為自動控制時,每小時開動水泵不得超過 6次,但隨著水泵工藝的進步及自控系統的改良,目前進口水泵每小時啟泵次數可達 20次,產水泵可達 10次,可大大提高單井筒的規模,為一體化泵站的進一步推廣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水環境治理需求和我未來著力培養的治水新增長點高度吻合,水處理新增長的日益成型和壯大,將會大大滿足這些需求。,近年來,水處理行業的服務對象正在多樣化,逐漸走向分散式項目、生態系統修復、凈水器……不同形態、不同區域、不同階段的水環境治理需求,對水處理企業提出更好要求。,面對我社會經濟發展和水環境資源日益的矛盾,迫切需要的信息技術帶動水務行業整體的生產服務水平提升,以、的方式配置水資源,用智慧、前瞻的視角解決水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