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井與管道連接應采用以下方式:電熔連接、熱縮套連接、止水膠條卡箍式(單壁螺旋管、雙壁波紋管結構)連接和承插式連接。現大多采用橡膠膠圈橡膠安裝,膠圈位置應在插口第二與第三波紋之間槽內,安裝密封圈的數量視設計要求而定,當采用兩只密封圈時建議兩密封圈之間隔一個波紋。接口前應先將承口插口內外表面清理干凈,在插口套入密封圈,并在承口內工作面和橡膠圈表面涂上潤滑劑,插入方向為水流方向,對準承口中心線用人力或設置木檔板用橇棍將被安裝的管材徐徐插入承口內直至底部。
較為流行的預制混凝土檢查井主要有:預制拼裝式、混凝土砌塊式、現場澆注式、現澆及預制組合式等。傳統的市政檢查井大多數采用粘土磚,內外層批蕩素砼,高滲漏、低強度、耐久性差,普通直徑Φ1000mm圓形檢查井施工周期2-3天,而起施工則對城市的交通有很大的影響。而對于鋼筋混凝土檢查井而言,其可以更好地免除了傳統磚砌檢查井缺點,在結構強度、施工周期、快捷拼裝、受施工人員水平影響等方面優點明顯。鋼筋混凝土檢查井的預制須符合國家有關的規范標準。2000年,鋼筋混凝土檢查井主要利用拼裝模塊,更好實現其制作工業化、標準化、模式化。
預制混凝土排水檢查井的施工安裝:
1、施工流程:測量放線之后進行預制檢查井基底的處理、墊層的施工,然后在進行井室的拼裝、管道的連接,之后則為蓋板吊裝及澆筑井室內流槽,再是回填,進行井口處理直至安裝井蓋;
2、處理檢查井底基礎:在處理檢查井的基底時,需要按照規范的要求檢查平整度、高程、壓實度、地基等。地基承載力要達到要求標準。而對于墊層,則要控制好水平和高程;
3、井室拼裝、蓋板吊裝:對于預制檢查井的吊裝,則要通過16T的汽車吊。對于井筒的拼裝處,則要用1:2的防水砂漿座漿進行處理。在進行安裝時則需注意井室垂直、預留口軸線和管道軸線的符合與否。對于蓋板的安裝,則需要注意其平整度,其高程要低于路基的頂標高。附帶6-8名工人配合吊裝操作,需2-3人負責掛鉤操作,而槽內則需4-5人來調整方向等,大約需要半小時時間就能完成整個井室拼裝;
4、檢查井與管道銜接:在進行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時,則需要使用1:2的防水砂漿進行嵌縫的封堵,之后再涂刷一層防水涂料,反復2一3遍。在管道伸入到井室之前,需要在管道的下部鋪設1200防水砂漿并擠壓管道,讓管道與防水砂漿密實連接,而標準則以砂漿能夠外溢為好。把管道的上部和兩側分別填滿防水砂漿,再插搗防水砂漿,一直到后能完全飽滿,后抹出三角狀防水砂漿,寬度大約在5-6cm為宜;
5、澆筑流槽:在澆筑流槽時,混凝土需要分成兩次來進行,次是澆注到流水底,而第二次則是澆筑形成流槽。對于井室內的混凝土,則需要使用C15型號的商品混凝土。對于流槽表面,則需20mm厚的1:2防水砂漿進行分層抹面,抹面壓實,平整順直;
6、閉水試驗:在進行閉水試驗之前,需要對檢查井及管道的外觀質量作驗收,只有其都合格,才可以作閉水試驗;
7、回填溝槽及井室:在達到砂漿強度的70%之后,就能夠進行檢查井的回填操作,其具體的壓實度要滿足有關規定的要求。回填時,將兩邊的填料夯實,每層回填需要控制在20cm以內,動作溫和切忌過猛,避免擠壞管道的接口。同時,需要盡量沿著管道進行對稱填筑,此地方密實度需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在進行回填時尤其要注意,回填檢查井肥槽,在進行石粉的人工回填時,每20cm采用柴油夯進行一次夯實,來回夯實三次之后可以達到93%,而來回夯實4遍則可以達到96%的壓實效果。對于路基頂面之下1.5米的范圍,都要回填水泥石灰土穩定材料,更好地回填的質量;
8、處理井口:回填井室一直到路基標高之后,再進行基層的施工,這個時候就需要采用2cm厚的鋼板來對井孔進行覆蓋,保持路基與鋼板相平。等到瀝青下面層碾壓成型之后,刨除倒梯形圓環狀基層料,再安裝調節環及井筒,筑C25型號的混凝土到瀝青上層底,然后再澆筑后表面拉毛。在進行倒梯形圓環狀混凝土的澆筑時,在預埋螺栓周邊用C30型號的混凝土進行澆筑,從而讓井筒和井蓋錨固在一起;
9、安裝井蓋:安裝檢查井,等到完全就位之后要實現高程誤差在1cm的范圍內,并及時安裝好井圈,蓋好井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