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苗后去老葉,去得早削弱草莓長勢,嚴重的會造成死苗;去得晚,老葉會抑制新葉的發(fā)生,不利于植株生長。所以,緩苗后可根據草莓苗子的實際情況摘除老葉,需要注意的是:去老葉的時候要遵循三片新葉展開才能去掉,并且不能一次性去掉太多,否則傷口太多,易感染病害,去完老葉一定要及時噴施殺菌劑,大程度草莓苗少受病菌的侵擾。
草莓苗從定植到緩苗期這個時間段重要的就是養(yǎng)根壯根,緩苗期間好不要噴施葉面肥,因為所有的肥料對葉面都有一定的灼傷作用,待緩苗后在新葉展開第三片可以葉面噴施進行補肥。
草莓移栽后5~7天,可以灌施一遍殺菌劑,主要預防草莓炭疽、根腐、紅葉、黃萎、角斑、薊馬、蚜蟲等病蟲害,藥劑可用:吡唑醚菌酯、代森聯、咪鮮胺等。
為爭取元月底至2月初草莓上市,繁育圃草莓苗移栽大棚畦面的時間應在9月上旬。要隨起苗,隨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7厘米,穴距20厘米,畝栽12000株。栽植時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預定生長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系平展埋入疏松土層,及時澆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層中。中耕與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機物分解。11月至12月應淺中耕3次。初花期與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畝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鉀10千克,或三元復合肥35千克。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時補充水分外,應加蓋遮陽網遮蔭。網離地面1.2 米,便于人員操作。要及時摘除枯葉、老葉及腋芽和匍匐莖,保持5-6片葉。花芽分化需較低溫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陽網上加蓋草苫(草簾)。通過揭與蓋草苫的操作過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條件及較低溫度,促進頂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時間有月余。灌排方法。在開花與漿果生長初期,分別灌水1次。宜用溝灌,使水灌到溝高2/3處為好,讓水漸漸滲入畦土,溝內余水排出。若天旱,應5-7天灌水1次。用橡膠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屬管進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松。秋季多雨時,應及時排水。草莓園四周應早做排水溝道,使棚內畦溝水能排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