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鏡:因其鑄造雕鏤都非常精細規矩,鏡紋有規則的TLV形裝飾格式而得名,外國學者也稱之為TLV鏡。其程式相當標準,一般均劃分鏡背而為若干裝飾區,從紐座起,以圓紐為中心作為一個單裝飾單位,紐座的外形有圓形、方形、覆萼形幾種。緊接著紐座的幅面為內區,是主要花紋的部位。花紋中的TL 形,常常是在銅鏡內區的四面,對稱地排列于主花中,起著穿插作用。再向外為外區,多裝飾上由卷草紋或鳥獸紋以及幾何紋組成的帶狀圖案。后的外緣區,有全素的,有作簡單聯弧紋的,也有加飾繩紋、鋸齒紋花邊的。內外區之間多加飾上銘文帶。其分成五個區域,布局嚴謹端正,但機械呆板少變化,給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覺。規矩鏡在東漢前期還在流行,但發生了一定變化。這時期的銅鏡多在內區主花位置鑄造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所謂四神,有的還在紐座邊加上十二生肖銘文,或 左龍右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順陰陽 的字句,所以也稱規矩四神鏡。 TLV 實系古代六博的棋局,山東費縣曾出土石六博盤,長沙馬王堆三號墓曾出土全套博具,其棋局上均有TLV紋。規矩鏡在漢鏡的發展中,是流行時間長的一種,也是漢鏡中為的一種。
海獸葡萄紋銅鏡
1980年陜西漢中地區西鄉縣出土,直徑29厘米,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圓形,臥獸鈕,鏡面分兩區。內區飾六只瑞獸攀援葡萄枝蔓,外區飛禽、異獸同向穿梭于葡萄枝葉之間,生動活潑。圖案立體感。
新仿的銅鏡上的銹是后做上去的,把它放在水里會出現幾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它不沾水,有銹的地方它不沾水,是逆水的,就像荷葉沾水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