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幾乎天天都可以吃到月餅,特別是進入八月后,各式的月餅便會成了孩子們的零食,甚至拿來當臨時充饑用。但是每每吃起來我總找不出兒時的味道來,甚至也沒有了當初盼十五吃月餅的欲望,細細想來可能是沒了媽媽的味道……。不知不覺晶瑩的淚珠已掛滿了眼簾,這又讓我想起了兒時吃母親做月餅時的情景……。
還有幾日就是仲秋了,我不求我能有那種舉頭把酒問明月的心境,只盼那一輪滿月能在我莊重、虔誠的閉上眼睛祈禱時給我捎來或讓我嗅到母親的味道來,同樣也能帶去我對母親及親人們的無盡的思念……。
李白家的月餅:床前明月光,有餅沒包裝。 舉頭望明月。低頭聞餅香!
杜甫家的月餅:細草微風岸,今年送禮多。何物能擺闊?月餅出色!
柳宗元家的月餅:無權鳥飛絕,沒錢人蹤滅。品餅蓑笠翁,過中秋節!
蘇軾家的月餅:明月幾時有?舉餅問青天。不知天上餅,能賣多少錢?
徐志摩家的月餅:悄悄的我收了,正如你悄悄的送,我揮一揮衣袖,來年你還送不送!
衢式月餅的品種很多,有名的就數家喻戶曉的邵永豐麻餅了。邵永豐麻餅聞上去有一股很濃很濃的芝麻味,只要一聞到這個味道,我們的腦子里的其它念頭都會消失,只有一個念頭還在腦子里盤旋,那就是吃! 邵永豐麻餅下面摸上去很舒服,有種手部按摩的感覺,因為下面上鋪滿了芝麻。反面摸上去,很細致,如果摸摸別的月餅,凹凸不齊,而且很刺手。可想而知,做月餅的叔叔阿姨有多用心了。 吃一口邵永豐月餅,一股強烈的芝麻味融入了身體中,讓人覺得仿佛年輕有活力了。又仿佛看到了那一個個黑色的小芝麻正在對我們笑,好像又在說:"沒想到這么好吃吧? 關于衢式月餅還有一個故事呢!在唐朝有一個皇帝叫李世民,一次突厥和唐朝起沖突,李世民派大將軍李靖去大戰突厥,就在8月15日大將軍李靖凱旋而歸。有一個吐蕃人為了討皇上開心,便作了一個餅,便是月餅。李世民將月餅分給文武相官品嘗,共同分享戰勝后的喜悅。從此中國便有了品嘗月餅的習俗。 邊聽這個傳說故事,看著眼前的月餅,我想這好吃又好看的衢式月餅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家喻戶曉,名揚天下。今天的作文課我真是受益匪淺,不但了解到中秋月餅知識,更開心的是跟這么多同學一起過中秋,真有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