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賞和收藏書法作品時,應當本著它的藝術性價值去定位,而不能以字形的好看與否來確定,更不能以人的名氣、地位來認可它。前些年,一些書法名家的作品因為人的地位升遷而是作品的價值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有的甚至是在虛高繁榮的背后,讓一些藏家成為血本無歸,這其實都是因為沒有把握好作品本身的價值所造成的,應當值得人們尤其是一些藏家的深入思考。
書畫是傳統(tǒng)拍賣市場的大頭,經(jīng)過多年大浪淘沙的市場考驗,沉淀下來為數(shù)不多的近現(xiàn)代名家作品,往往都是比較穩(wěn)定的增值保值渠道。供給端的有限和需求端的增加,勢必導致價格的增長,當然也不排除有部分是炒作,并無真實交割。
近10年中,中國書法拍賣市場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與中國繪畫拍賣市場并肩而行,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主力軍。但相比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與當代繪畫拍賣市場而言,近現(xiàn)代書法與當代書法拍賣市場還未走向成熟,眾多名家的尚未挖掘。相信在未來的數(shù)年中,會有更多實力雄厚的拍賣公司致力其中,為中國書法市場的真正崛起增磚添瓦,使得更多的書法物有所值,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