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播步驟:
1、提前1~2周施基肥,將基肥均勻地撒在土面上,然后細細地翻入土中;
2、將土整細整平,不留坑坑洼洼,否則種子會流向低洼處,造成一堆緊、一堆空的現象;
3、將種子與3倍的細沙或細土混合均勻;
4、選擇無風的日子,像給雞喂飼料那樣將種子撒在土里,沒撒到的地方需要再撒1次;
5、用噴水壺輕輕灑水。
注意:出苗后如果過密,要及時、不斷地間苗,間下來的菜苗可以移植或食用。
種子培育
為什么要自己培育種子
因為保留的種子因為土壤種植原因或者是自己的地理特殊原因會導致自己的產量受助,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產量問題不能得到提高,種植起來也是耗費人力精力以及財力的。每個人種植都是希望自己的收成越來越高,而不是越來越少,所以說保留種子會導致我們生產問題減產,其實我們都知道自家種的一些農作物他們大多數都是自交或者是雜交,如果是自交的就可以進行留種,另外就是雜交的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一個品種以及產量或者是基因的問題。因為自己滯留的種子不能夠它是優良的基因,所以在下一次種植時可能會遭到減產一系列病蟲害的風險,所以說很多人都不會愿意去冒這些風險,另外一方面就是會虧本或者是不賺錢,而培育出來的種子就不一樣,他們會更適應環境,以及防蟲害。而且產量還高
天麻的種子要怎樣培育?
天麻的種子培育:有性繁殖要培育種子,可在住家附近的林內,如為空曠地,應在出苗時搭棚遮蔭。按一般作畦,栽時不必加菌材,因箭麻本身貯藏的營養足以滿足抽薹開花結果所需的營養,栽植期應在冬季挖收天麻時隨挖隨栽,東北嚴寒地區可在春季解凍后再栽。選克以上無病蟲害,頂芽完好的箭麻作種麻,按行株距20~25厘米開溝栽入,覆土5厘米左右。開花時要做人工授粉,才能提高結實率。
授粉適期為開花的當天或第二天,這時柱頭上分泌的黏液多,花粉塊也已成熟,授粉效果好。授粉時一手捏花,另一手拿著小鑷子伸入花內,夾取位于合蕊柱的藥帽和花粉塊,然后,把花粉塊放到合蕊柱基部顏色稍深的,分泌黏液明顯的區域即柱頭,讓花粉黏附其上,也可將花粉授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則自花、異花授粉均可。
授粉后1個月左右果實開始由花莖下部向上部陸續成熟,此時應經常到地里察看,當發現下部有個別果剛剛開裂時,即可將鄰近3~5個尚未開裂的果剪下,從此逐日向上分批采收,以免果皮開裂種子飛落。采下的果裝入紙袋內帶回室內攤開晾2~3天,待果皮開裂,再抖出種子備用。天麻種子壽命短,容易喪失發芽力,不宜久存,應及時播種。
種子培育
天麻應該怎么種植種子技術
天麻種子種植技術
一、種植季節和種植方法
天麻種子的成熟期即為種植期,一般在6~7月份。以室內種植為例,先把室內打掃干凈,用5%~10%的多菌靈將地面和墻壁四周噴灑一遍,如果是水泥地坪,排水不暢的,要鋪一層10厘米厚的鵝卵石。
有性繁殖一般每穴一瓶萌發菌、一瓶蜜環菌、8~10個天麻果子。其中蜜環菌多為枝條菌,稱為菌枝;萌發菌多為樹葉菌,稱為菌葉。種植穴的規格是長50厘米、寬50厘米、深40厘米。
種植時先把萌發菌倒入一個干凈盆內,用剪刀把樹葉菌剪成指甲蓋大小,把天麻果子用手捏開,將果子里的粉末狀種子輕輕彈撒在菌葉上,要盡量撒勻,并不斷翻動使種子和菌葉混合均勻。把拌過種子的樹葉菌分為兩等份,然后把蜜環菌菌枝倒入另一個干凈盆內,均分為兩份。
種植時要靠墻成行種植?先在底層鋪一層10厘米的沙?拌過木屑,再在沙上面鋪一層2厘米厚的浸泡過的樹葉,然后把拌過種子的萌發菌的一等份均勻撒播在樹葉上。平行擺放一節蜜環菌菌枝,兩頭各放一節,擺放時要盡量貼近砍口。將另一半菌枝撒在木材空隙處,用沙將空隙填實,填至木材微露即可,用同樣的方法再播第二層。播好后,再蓋10厘米厚的沙?后再蓋3厘米厚的稻草等覆蓋物。用同樣的方法接著種第二穴,種第二穴可間隔10厘米?中間用沙填實。
二、播種后的管理
1.調節溫度:天麻種子適宜的發芽溫度是22℃~25℃?若播種初期溫度低?要加蓋塑料薄膜或稻草提高地溫。7~8月氣溫較高時?要搭陰棚?或在四周灑水降溫。
2.控制濕度:種植的沙要經常保持濕潤?要及時灑水,做到勤灑、少灑、寧旱勿澇。
總之,有性繁殖的生長期為一年半,即當年6~7月種植?第二年年底采收,其中30%的成品天麻可直接出售?剩余的下一代可直接進行無性繁殖。
天麻種子種植要點
1、溫度:室外天麻生長以自然溫度為主,適溫為土表以下30㎝深菌材中溫度10-26℃,其它溫度為休眠狀態.在土層中,天麻短時耐低溫能力,以天氣預報為準:室外-30℃-33℃,室內-10℃。短時耐高溫能力40度.故冬季應在土表蓋一薄層雜草或者干樹葉后再蓋上薄膜,膜上再蓋20厘米以上的雜枝雜草,保溫保濕防凍。冬去春來,地溫穩定在10度以上時,揭棄薄膜,讓雨水自然浸透濕潤。春天種植的天麻就不必蓋膜了,但要蓋草遮陽保濕。
2、水分:特別旱、澇的災年,如連續20天以上,應加強防護工作;澇期下大雨半小時后好蓋上膜、讓水排入水溝、天晴馬上揭開,保墑排漬,綜合管理。6、7、8月份天麻進入生理成熟階段,一定要水份充足、干旱15天以上補水才能獲高產,補水以日落土溫下降后進行。9月份開始要控制水份,以防蜜環菌生長過旺反消化天麻成空殼減產。
天麻的栽培技術
1、備料天麻有性繁殖每穴需蜜環苗,萌發菌1包(—),天麻人工授粉成熟朔果8—10個,長3—6cm、粗闊葉雜木(櫟類即柞樹棒好)10根,干櫟(柞)樹葉1kg,長3—6cm的細樹枝1kg,凈沙左右。
2、育種每年10月挖天麻時,選頂芽飽滿、無蟲蛀、無病斑,以上大箭麻,選好后埋于沙中過冬眠期。也可到小滿前后在山上挖出苔野箭麻。培育種子要經過培土育麻、抽苔、開花授粉、打頂摘果。主要是授粉,雜交或異花授粉好,天麻花是從下向上依次開放,開一朵授粉一朵。授粉后17—19天朔果成熟,成熟的朔果上面有6條突起的黑線,用手摸感覺微軟,眼觀透明即可采收,果成熟一個采摘一個。天麻種子壽命短,應當天摘當天種。特殊情況不能及時播種,將果晾2—3小時,用牛皮紙袋包好放于4℃冰箱恒溫貯藏。另外可將種子拌入萌發菌內保存,長不超過5天就要播種。
3、播種造穴穴大小為,平地;材料好用磚,其它亦可,但通風、保濕、瀝水。山上開穴,要注重保水瀝水。坡度5—10度,好順坡開,15度以上好橫開穴,但切記要開排氣孔。
菌種拌種將萌發菌葉用手慢慢撕碎,把成熟的天麻朔果8—10個,分3次掰開貼緊樹葉均勻將種子拌入菌葉中(好2人操作,一人撕菌葉,一人播種子),攪拌次數不少于3遍。
原材料的處理把準備好的干樹葉頭一天浸泡在清水中,將新鮮樹棒砍成魚鱗口,深度以砍到木質部為宜,把指頭粗細的長2cm的1kg樹枝,在種前同時浸泡于0.2%的硝酸銨水中10分鐘。
穴種先鋪5cm厚的沙,在沙土上均勻鋪放泡好的濕樹葉,將1/2拌有種子的萌發菌均勻撒于樹葉上,然后放新棒5根,間距8cm,棒兩頭留8cm空,再放1/2的蜜環菌(放魚鱗口處),再放上泡好的細樹枝,然后填上沙,以遮住菌棒為好,第二層種法同上。種好后用5—6cm厚的沙封項。在山上種時,種好后將頂部覆土踏實,以防種后穴頂部下陷積水,種后上面用編織袋蓋好,或先培菌柴(床),再用萌發菌、種子種植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