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名表回收,平湖勞力士手表回收,平湖全市上門回收二手名表。當我看到這只芝柏Free Bridge時,讓我想起了,我人生中的只名表。
和大部分玩家不一樣,我買的只名表,并不是勞力士、歐米茄、萬國、卡地亞這類在玩家中人氣很高、流通量很大的名表,而是一只芝柏。有玩家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買只表,竟然會是芝柏?對,就是這么神奇。
我早年參加工作,進入時尚行業,說出來有人可能不信,我早從事的是化妝品、護膚品市場工作,對名表的認知為零。是啥?不知道。要問蘭蔻“小黑瓶”是啥?那我知道,是精華肌底液……后因為集團內部調動,我認識了一位國內名表行業的大佬(今天,依然是大佬)。耳濡目染,從此開啟了我的“玩表生涯”。
接觸到名表,我發現名表太好玩了,一下就沉迷了,并開始“研究”。當時網絡還不發達,也沒有,只能看雜志,大陸的不過癮,就看香港的,然后就是國外的,加上向大佬請教,積累了不少名表知識,并且準備拿錢買表。人總有一個毛病,就是在一知半解的階段,反而容易“飄”。當時的我認為,勞力士、歐米茄“太俗”,卡地亞、萬國“是ETA機芯”等等(注意,指當時的年代,勞力士沒人炒,卡地亞、萬國還沒有普及自產機芯),我要買一個品牌大、機芯自產、與眾不同的手表。加上當時香港鐘泳麟《名表論壇》雜志評出的“名表”影響力很大(芝柏在《名表論壇》雜志名表的榜單之中),我終買了一只芝柏1945,這是我人生中只名表。從此之后,我就開始買表,進進出出,年復一年,直到今天。
市面上比較常見的芝柏1966,這只是全歷月相。
早年,芝柏在北京澳門中心有一家店,幾年后,撤店了。多年來,在北京王府井亨得利,有一個芝柏的專柜(王府中環對面)。另外我在其他省市,遇到過芝柏的專賣店(我印象中是長沙國金中心)。
老玩家都知道,芝柏在國內的流通量其實不小,在市面通的,主要是正裝表1966、方形的1945、以及芝柏海鷹為代表的部分運動表。像芝柏標志性的復雜表,三橋陀飛輪在流通中也能見到,但因為是陀飛輪,因此少見一些。而這只芝柏新款Free Bridge,不但改變了我對芝柏的一貫印象,而且在技術上,還和雅典表存在關聯,因此我想說一說。
芝柏新款Free Bridge眼看上去,引人注目的,就是盤面6點位的金色橫跨式擺輪夾板。各位玩家都知道,芝柏的就是“三金橋”。“三金橋”的三個平行夾板,分別固定機芯的發條盒、二輪、擺輪(或者陀飛輪)。而Free Bridge 上,芝柏只保留了“三金橋”中的擺輪夾板,以新型“硅擺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