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瓷,為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將銅胎畫琺瑯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的彩瓷新品種。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時期,宮中收藏的琺瑯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據檔案記載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宮廷檔案記載和琺瑯彩瓷器原盛匣之標識,琺瑯彩瓷器之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瑯”。琺瑯彩瓷器是帝后玩賞的藝術品,宮廷控制極為嚴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提供,運送到宮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由宮廷畫家精心彩繪,宮廷寫字人題寫詩句、署款,后入炭爐經600℃左右焙燒而成。 琺瑯料是一種人工燒煉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賴從歐洲進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宮造辦處已能自煉20余種琺瑯料,而且色彩種類比進口彩料更為豐富,遂使琺瑯彩瓷器的生產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瓷器多以胭脂紅、蛋黃及藍色作地,還有一類特有的在宜興紫砂胎上畫琺瑯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時期的琺瑯彩瓷器是詩、書、畫、印相結合的藝術珍品,是中國古代彩瓷工藝臻達頂峰時期的產物。
藏品規格:H:65cm D:45cm
起拍價:QAR 13,000,000
成交價:QAR 50,000,000(折合人民幣:9,920萬)
拍賣專場:2023年12月16日卡塔爾拍賣-瓷器專場
藏品描述:清乾隆雕塑瓷琺瑯彩鎏金,雕刻祥瑞紋,太平有象尊是一種清代乾隆年間(1736 年-1796 年)的瓷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它的雕塑瓷琺瑯彩裝飾技法非常,采用了鎏金和雕刻祥瑞紋的裝飾手法,描繪了各種太平有象的圖案。
藏品規格:H:18.4cm
起拍價:SGD 11,170,000
成交價:SGD 15,000,000(折合人民幣:8,021萬)
拍賣專場:2023年9月30日新加坡拍賣-瓷器專場
藏品描述:御制琺瑯彩“祥云瑞神速”開光式“四季花卉”圖紙槌瓶,瓶身飾四圓形開光,內繪庭院景致、四時花卉,巧妙動人,和諧統一,讓人聯想起中國南方園林月洞門。構圖典雅,寓意吉慶。四時花卉,以南天竹及水仙代表春天,以蜀葵象徵夏天,以萱草及罌粟寓意秋天,以終年花開的玫瑰和常青的翠竹表現冬天,精制白瓷繪飾入微,媲美北京玻璃胎畫琺瑯器。瓶肩所繪螭龍紋帶,異于景德鎮所繪仿古青銅螭龍紋。對瓶所施釉彩新奇,顏色多樣,艷麗矚目,細如仰蓮瓣紋等副紋飾也施五色,與景德鎮常見粉彩大相徑庭。
藏品規格:17×30.3cm
起拍價:QAR 35,000,000
成交價:QAR 40,000,000(折合人民幣:7,936萬)
拍賣專場:2023年12月16日卡塔爾拍賣-瓷器專場
藏品描述:清乾隆綠地琺瑯彩描金纏枝托八寶紋花鼓是一種清代乾隆年間(1736 年-1796 年)的瓷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它的綠地琺瑯彩裝飾技法非常,采用了描金和纏枝托八寶紋的裝飾手法,描繪了各種八寶紋和花卉紋。清乾隆綠地琺瑯彩描金纏枝托八寶紋花鼓是中國古代瓷器中的,不僅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也是研究清代瓷器制作技術和文化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清雍正·御制黃釉地琺瑯彩玉堂富貴圖小杯(一對)
尺寸:高:3cm?直徑:5.6cm?數量:2
估價RMB: 6,800,000-8,000,000
成交價RMB: 7,820,000(含傭金)
來源:海上藏家舊藏,附舊標簽。
中國歷代瓷器專場(西泠印社2021年秋季拍賣會)
盌敞口,斜腹,圈足。內施白釉。外壁繪盛放的牡丹兩朵,一粉、一紅,嬌艷欲滴,玉蘭花枝伸展至一側,另一側黃色雛菊朵朵,兩只蜜蜂在花中盤旋飛舞。底“雍正御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瓷胎畫琺瑯是清代自用瓷器中具特色,釉上彩瓷中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復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的發揮。集中西風韻于一身,畫盡了身份的與榮華。
琺瑯彩瓷以潔白細膩的胎質,瑩潤如玉的釉面,明快艷麗的色調,以及絕倫的技巧,不僅贏得清代皇帝后妃們的喜好,也贏得今人對其的偏愛。在今天拍賣市場上,部分藏家便把目光盯在了清三代時期的琺瑯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