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及發部位:因。櫻桃樹發生流膠的原因比較復雜,凡使樹體正常生長發育產生阻礙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流膠。
由于寄生性真菌、細菌為害,如干腐、腐爛、穿孔等均能引起流膠。二是蟲害,特別是蛀干害蟲,所造成的傷口誘發流膠,如吉丁蟲、紅頸天牛等。三是根部害也能引起流膠。如根癌、根腐。四是機械損傷,過重修剪,剪鋸口,以及凍害、日灼等也能引起流膠。五是建園不合理。土壤黏重,通氣不良,排水不良,園區積水過多,使樹體產生生理障礙,也能引起流膠。
癥狀及發部位。此多發生于枝干,主干和主枝樹杈處更易發生。初期部略膨脹,逐漸溢出柔軟、半透明的膠質,雨后加重,膠質逐漸成凍膠狀,幾乎透明,失水后呈黃褐色,干燥時變黑褐色,表面凝固。嚴重時樹皮開裂,其內充滿膠質,皮層壞死,生長衰弱,葉色變黃,樹勢減弱。此在遼南地區,每年5~6月和8~9月為兩次發高峰期。
加強果園管理:1.合理建園,改良土壤。大櫻桃適宜在砂質壤土和壤土上栽培,加強土、肥、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樹勢,不在土壤黏重、通氣不良和排水不便的地方建園。
2.合理修剪。一次疏枝不可過多,對大枝也不宜疏除,避免造成較大的剪鋸口傷,避免流膠或干裂,削弱樹勢。樹形紊亂,非疏除不可時,也要分年度逐步疏除大枝,掌握適時適量為好。
3.加強土壤管理。櫻桃樹不耐澇,雨季防澇,及時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氣條件。 4.枝干涂白。冬春季樹干、大枝涂白,防日灼、凍害。涂白劑配制方法:生石灰6公斤,氯化鈉1?1.5公斤,大豆汁0.3公斤,水20公斤。先把生石灰用水化解開,再加人大豆汁和氯化鈉,攪拌成糊即可。
施肥時間和方法:發芽前追施一遍肥,以氮肥為主。2-3月份,追施果樹肥,每株施肥量為0.2-0.4公斤。同時根據實施情況,在櫻桃苗花果期進行1-2次葉面噴肥。采果后以磷、鉀肥為主,以促進櫻桃苗花芽分化。秋季施基肥,以土雜肥為主,每畝為2000公斤土雜肥。以上每次放肥應澆一次水。基肥的施用:采果后至7、8月份施用有機肥,株施腐熟雞糞10-20公斤或腐熟人糞尿20-30公斤或豬圈糞50-60公斤,開溝施或結合土壤深翻時撒施。
劑:1.芽膨大前,噴灑石硫合劑加80%鈉200-300倍液,鏟除越冬菌。
2.刮治斑。在櫻桃休眠期首行刮膠和除掉腐爛樹皮,盡量減少機械損傷,然后用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40%福美砷50-100倍液,連續3次涂抹斑,對斑防效可達70%-85%,效果比較明顯。
3.對斑包上黏黃泥也有一定效果,但沒有石硫合劑和福美砷效果明顯。 櫻桃樹流膠的,要以加強果園的綜合管理,增強樹體的抗能力為主,配以適應的劑為輔,才能更好地預防流膠發生,加快櫻桃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18.【煙臺1號櫻桃苗】果實性狀:果實大栽培習性:該品種生長和結果習性極似那翁,樹勢較強,直立,葉片大且長,葉緣鋸齒大而鈍,齒間淺,花,幼樹結果偏晚,自花授粉結實力很低,授粉品種以水晶好,采前遇雨易裂果,可作為那翁的替代品種。
保護栽培大櫻桃的樹形結構:大櫻桃保護地生產中主要樹形有自然開心形、改良主干形、主干疏層形、細長紡錘形。
自然開心形 樹干高30~40厘米,主枝3~5個,每個主枝上有側枝6~7個,主枝與主干角度30~45度。樹高控制在1.5~1.8米,整個樹冠呈圓形。在溫室栽培中,其前部棚體低矮,可采用低定干的自然開心形。
改良主干形 樹體結構類似蘋果樹的自由紡錘形。有中心干,干高30~50厘米,在中心干上配備10~15個單軸延伸的主枝,下部主枝間的距離為10~15厘米,向上依次加大為15~20厘米,呈螺旋狀分布。主枝基角為80~85度,在主枝上直接著生大量的結果枝組。此樹形結構簡單,整形修剪容易,通風透光良好,易成花,產量高,適宜密植,目前保護地栽培多采用此種樹形。
主干疏層形 樹體結構特點是具有干。干高50厘米左右,共有主枝6~8個,分3~4層。層主枝3~4個,主枝開角約60度,每一主枝上著生4~6個側枝;二層主枝2個,開角45~50度;三、四層各有主枝1個,開角小于45度,二、三、四層各主枝上著生1~3個側枝。、二層層間距為60~70厘米,二三、三四層層間距為50~60厘米。各級骨干枝上配備各種類型的結果枝組。此樹形優點是結果后樹勢中庸,豐產穩產,結果年限長。缺點是對技術條件要求嚴格,修剪量大,前期產量低。
細長紡錘形 中心干高40~50厘米,樹冠2米以上,冠徑1.5~2米。在中心干上輪狀均勻分布長勢相近、水平生長的15~25個分枝。整個樹形呈細長紡錘形。
那么白鳳的應該怎樣養殖呢,應該注意些什么?光照要求白鳳屬于春秋型,只在春秋生長,而且夏天高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養護,不然很容易死掉的。喜全日光照,正常為綠色,日照時間增多后會變紅色,夏季高溫適度遮陰,冬天多曬太陽邊緣會紅紅非常好看。溫度要求白鳳喜歡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可以全日照養護,正常為綠色,隨著日照時間的增長逐漸變為紅色。白鳳的栽培技術換盆:每年春季換盆,盆土用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合土。濕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長發育,那么如何才適呢?為此,筆者要向從業者推出一個專屬名詞——水分赤字,就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單位體表面積在單位時間內(c㎡s)由植物體內向體外流失的水分的多少。為了實現植物正常的生長發育,經科學測定,植物在25℃時,水分赤字數值為7。這個概念的提出對研究濕度與植物水代謝具有指導意義,當環境溫度提高時,濕度應該提高;當溫度降低時,濕度應該降低,才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