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柜的設計風格融合了現代簡約與實用性,外觀線型的造型,加之的材料選擇,不僅提升了空間的整體感,也增強了耐用性。其豐富的顏色選擇符合不同家居風格,無論是簡約的北歐風還是優雅的田園風格,都能與之貼合。
針對越來越多的五金件被使用到衛浴間,業內人士建議,基于衛浴間的潮濕環境會直接影響到其使用壽命等原因,在選購五金件時遵守一定規則。
隨著人們對衛浴間的重視,各式美觀精巧的浴室柜逐漸吸引了人們的視線。這其中除了它分門別類的收納功能令整個衛浴空間井然有序外,越來越多的色彩和款式更是其成為衛浴間視覺亮點的理由。
先看空間尺寸,再定柜體大小
小戶型(≤5㎡):選 “壁掛式 + 鏡柜” 組合,柜體寬度控制在 60-80cm,避免占用過多過道;
中戶型(5-8㎡):可選 80-120cm 寬的落地式 / 壁掛式,搭配抽屜 + 開放格,兼顧收納與取用便捷;
大戶型(≥8㎡):可做 120cm 以上定制柜,甚至搭配 “雙臺盆”(適合夫妻共用),增加側柜、層板存放洗衣用品。
收納分區要 “實用”,避免 “花架子”
常用物品(牙刷、洗面奶、毛巾):放臺面開放格、鏡柜層(伸手可及);
不常用物品(備用牙膏、洗發水、清潔工具):放柜體下層抽屜、側柜(帶門,防塵防潮);
小物件(發圈、剃須刀):選帶 “內置分隔盒” 的抽屜,避免雜亂。
柜體結構:穩固是基礎
框架與承重:用手輕推柜體,無晃動、異響;打開柜門 / 抽屜時,柜體不傾斜。若選懸掛式衛浴柜,需確認墻體承重(空心墻需提前裝預埋件),避免后期脫落。
封邊工藝:柜體板材的封邊完整、無開裂、無溢膠—— 封邊是 “防潮道防線”,劣質封邊會讓潮氣滲入板材,導致膨脹變形。可近距離觀察封邊與板材的貼合度,用指甲輕摳無脫落為佳。
背板厚度:背板需≥5mm(款多為 9mm),過薄的背板易受潮發霉、變形,甚至無法支撐柜體內部物品重量。
衛浴柜的五金(鉸鏈、滑軌、拉手、支腳)是 “易損件”,直接影響使用體驗,挑選時注意:
鉸鏈 / 滑軌:選帶「緩沖功能」的品牌五金(如海蒂詩、百隆,或國內品牌 DTC),開關柜門 / 抽屜時無噪音、無卡頓,且承重性強(鉸鏈可承重 8-15kg,滑軌可承重 30kg 以上)。可反復推拉測試,感受順滑度。
拉手 / 支腳:拉手選不銹鋼、黃銅等防銹材質,避免塑料拉手老化斷裂;落地式衛浴柜的支腳需選加粗不銹鋼款(高度≥10cm),既方便清潔柜底,又能避免柜體直接接觸地面受潮。
連接件:柜體內部的螺絲、角碼等連接件需防銹,產品會做鍍鋅或鍍鉻處理,避免長期潮濕生銹導致柜體松動。
尺寸與安裝:適配空間
寬度:單盆衛浴柜寬度建議≥60cm(滿足日常洗漱),小戶型可選 50-55cm 窄款;雙盆柜寬度需≥120cm,確保兩人同時使用不擁擠。
深度:臺面深度建議 45-55cm,過淺易濺水,過深會占用衛浴間過道空間(尤其小戶型需注意)。
安裝方式:
懸掛式:適合小戶型或墻排水(需提前確認墻體是否為承重墻,非承重墻需裝膨脹螺栓加固);
落地式:適合大戶型或地排水,需注意柜底預留 10-15cm 高度,方便掃地機器人清潔。
好的衛浴柜在細節上會更貼心,這些 “小設計” 能避免后期使用痛點:
防水處理:柜體底部、臺面邊緣需做「防水涂層」或「擋水條」—— 臺面擋水條高度≥5cm,且與墻面貼合無縫(避免水流進墻縫發霉);柜體底部可貼防水鋁箔,防止臺面積水滲入柜體。
易清潔性:臺面選「無縫拼接」或「圓角設計」,避免直角積灰、難清潔;柜門選「無拉手設計」(如按壓式、隱形拉手),減少衛生死角;鏡柜選「防霧鏡面」(鍍防霧膜或帶加熱除霧功能),洗澡后不用擦鏡面就能用。
風格統一性:衛浴柜風格需與浴室瓷磚、馬桶、花灑等搭配(如現代簡約風選巖板 + 不銹鋼五金,輕奢風選實木 + 黃銅拉手),避免風格雜亂影響整體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