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種子幾月份播種?
9-11月份
白芨的播種時間一般安排在9月到11月初比較好,九月底到十月是佳季節,太晚了出苗會晚。如果是采用實驗室的培養基培育,那對季節要求不高,但從收貨的種子季節來說,也會安排在深秋季節,有利于發芽、盡早培育得到市場先機。
白芨栽培管理
1.土壤處理
互葉醉魚草適應性強,對土壤無特殊要求,在沙土、沙壤土及壤土上生長良好,耐土壤瘠薄,耐鹽堿。定植前深翻土壤,施入腐熟基肥,平整土地即可。
2.苗木處理
裸根苗選用60厘米高的苗,起苗時盡量保持根系的完整,運輸前可將根系蘸泥漿或用塑料薄膜包嚴,以防止根系失水,做到隨運隨栽。若不能立即栽植,及時打開包裝進行假植。有條件的地方,栽前好在的流水中浸泡4~5小時。栽植前去除將要枯死和腐爛的部分,適當修剪過長的主根和側根。容器苗選用40厘米高的苗,移栽前3天斷根并澆水,運輸途中保持通風和噴水保濕。
栽植密度
根據園林綠化用途不同,采用適宜的栽植密度,叢植株行距30~30厘米,綠籬株行距50~50厘米,片植株行距100~200厘米,帶植株距100或200厘米,第3年根據生長量和密度需適當間苗和分栽,以保持生長所需的空間,避免相互擠壓,影響已形成的美觀冠型。
栽植方法
栽植時,擺正根系,使之舒展,將細碎表土填人根部,埋至一半時,將苗略向上提,達到應栽植的適宜深度,使根系伸直后踩實,再填土至根際線以上。栽植深度應埋到根際線以上5厘米左右,沙土稍深些。
栽植:
白芨定值需要主要,栽種的時候不要施肥。這是因為白芨原塊莖的根須不能吸收養分,只有長出新的須根才能吸收養分,生長新根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長出來,若地里前期有殘留化肥或新施化肥白芨就會出現葉面有疙瘩或塊莖有黃色的斑點,嚴重的話會死苗,所以,栽植白芨時盡量不施肥。
越冬:
冬季有條件的可以用薄膜覆蓋,地膜覆蓋可以避免極寒年份凍傷,也能提高白芨的產量。有藥農采取地膜覆蓋,上面再壓點玉米桿以免風吹刮起地膜。第二年春季白芨苗出得密還旺勢。
白芨的種植小技術各地都有,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嘗試采用新的技術可以提高白芨的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