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荷載與基本風壓、地形、地面粗糙度、距離地面高度,及建筑體型等諸因素有關。中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造成的大風為:夏季東南沿海多臺風,內陸多雷暴及雷線大風冬季北部地區多寒潮大風,其中沿海地區的臺風往往是設計工程結構的主要控制荷載。臺風造成的風災事故較多,影響范圍也較大。雷暴大風可能引起小范圍內的風災事故 。
偶然荷載是指在整個設計基準期內不一定出現,而一旦出現其量值很大的荷裁,一般有線網拉斷的作用力、桅桿纖繩絕緣子或支座絕緣破壞的作用力等。按照結構的動力反應分類可以分為動力荷載和靜力荷載。動力荷載由慣性力的作用,靜力荷載則是荷載本身有一定的動力特性,使得結構產生的慣性力及動力效應可以忽略的荷載。
近年來,隨著全球對風能資源的普遍關注和風力發電行業的迅速發展,各國、企業或是風電開發商開始投資興建測風塔,為將來風電場的投資建設獲取手風能資料。
測風塔架設在風電場場址內,多為絎架式結構和圓筒式結構,采用鋼絞線斜拉加固方式,高度一般為10-150米。
測風塔塔架可采用單根鋼管、三角形桁架及四邊形桁架等結構形式。
單根鋼管結構形式所需鋼管直徑大,迎風面積亦大,材料量大;三角形桁架結構形式較為穩定,塔架受風荷載作用較小,為經濟;四邊形桁架結構形式較為穩定,一般情況下當三角形桁架不能滿足受力及變形要求或不經濟時,塔架可選用四邊形桁架結構形式 。
塔柱正三角型布置,節約鋼材,跟開小,占地面積小,節約土地資源,造價低廉(僅為角鋼自立塔的1/3或更少).選址便利.塔身自重輕,運輸和安裝便捷、建設工期短,塔型隨風荷載曲線變化設計,線條流暢,遇罕遇風災不易倒塌,安全系數高.設計符合國家鋼結構設計規范和塔桅設計規程,結構安全可靠.
執行標準: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方法(GB/T 18709-2002)|
抗風能力:大抗風60米/秒;抗震烈度:8度
設計重量:〉1噸(具體重量根據地域而定,西部地區,沿海多風區與中部地區略有差異。
測風數據被用來進行風資源評估和投資前景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