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蒸汽鍋爐的燃燒器由世界制造商供應,按照控制器指令自動燃燒、停止,立的程控器擁有多項安全保護,性能安全穩定,維修率低。
的蒸汽鍋爐全自動控制器,全中文液晶屏,人機界面,用戶只需輕松設定,鍋爐即能按用戶要求啟停、負荷調節、自動給水等全自動運作。鍋爐功能完備,保護,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具有自我診斷功能。鍋爐運行中一旦出現異常現象就自動中斷燃燒,發出聲光報警。
如果水位迅速上升,并有輕微波動,表明水位正常;如果水位上升很緩慢,表明水位表有堵塞現象,應重新沖洗和檢查。
當壓力升到2公斤力(厘米2)表壓時,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
當壓力升到3公斤力(厘米2)表壓時,檢查受壓部件各連接處有無滲漏現象,對松動過的螺絲再擰緊一次。為了防止螺絲擰斷,用力不宜過猛并不允許加長手柄方法緊固螺絲。
當壓力升到4公斤力(厘米2)表壓時,進行一次排污,以均衡各部分爐水溫度。排污前水至高水位,排污時注意觀察排污管道周圍情況,并隨時觀察水位,排污后關嚴排污閥,并檢查有無漏水現象。
當壓力升到工作壓力2/3時,進行暖管(暖管的目的:使蒸汽管道、閥門、法蘭等都受到均勻緩慢的加熱并放去管內的凝結水,以防止管道內產生水擊而發生滲漏等。暖管時間約半小時左右)操作:
(3)、在鍋筒和下集箱底部的排污管上串聯安裝二只排污閥,靠近鍋爐和集箱的一只為慢開閥,另一只為快開閥,排污時應先開啟慢開閥,后微開快開閥,預熱管道后再全開。為使排污效果更佳,可開關快開閥數次。排污結束后,先關閉快開閥,再關閉慢開閥,后再開一下快開閥將兩閥門之間的存水放凈。排污注意事項:①排污前先將爐水調至正常水位,排污時要嚴格監視水位,防止因排污造成的鍋爐缺水。排污后間隔一段時間,用手摸排污閥后的排污管道來檢驗排污閥是否泄漏,如感覺熱,表明排污閥泄漏,應查明原因后加以消除。②本著“勤排、少排、均勻排”的原則,每班至少排污一次,對所有的排污管須輪流進行排污,防止爐水品質惡化和排污管堵塞,甚至引起水循環破壞和爆管事故。③排污要在低負荷、正常工作壓力時進行。此時鍋水沸騰緩和,渣污易沉淀,排污效果好。④排污操作應開關重復數次,依靠反沖擊力使渣垢攪拌起,然后集中排出,這樣排污效果好。
緊急停爐是當鍋爐發生事故時,為了阻止事故擴大而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當鍋爐在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①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見邊緣,不斷加大給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繼續下降;②鍋爐水位超過高可見水位(滿水),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③給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進水;④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⑤鍋爐元件損壞,危及運行人員安全;⑥其他異常情況危及鍋爐安全運行。如遇停電、停水等突發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若解決不了,應及時向公司報告。嚴禁在有壓力或鍋水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修理鍋爐受壓元件,以防汽、水噴出被擊傷。正在修理中的設備,要掛警示牌。電氣設備檢修,應由電氣工作人員進行。若在汽、水管的法蘭及其接頭處,安全閥、人手孔及檢查孔等處巡視檢查時,不應在正面,而應側視。操作時應戴防護手套,以防燙傷。操作人員應定期作自動(至少每3個月1次)及手動排汽(至少每周1次
安全操作編輯 播報
1.凡操作鍋爐的人員熟知所操作鍋爐的性能和有關安全知識,持證上崗。非本崗人員嚴禁操作。值班人員應嚴格按照規定認真做好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交接班應將設備及運行的安全情況進行交底。交接班時要檢查鍋爐是否完好。
2.鍋爐及安全附件應檢驗合格,并在有效期內。
3. 啟爐前準備
啟爐運行
蒸汽鍋爐⑴打開總電源;⑵啟動燃燒器;⑶鍋筒上的放氣閥,冒出的完全是蒸汽時,關閉之;⑷檢查鍋爐人孔,手孔法蘭和閥門,發現滲漏處加以緊固,緊固后如滲漏,停爐檢修;⑸當氣壓升0.05~0.1MPA時,補水,排污,檢查試驗給水系統和排污裝置,同時沖洗水位表;⑹氣壓升至0.1~0.15MPA時,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⑺氣壓升至0.3MPA時,“負荷大火/小火”旋鈕旋至“大火”,加強燃燒;⑻氣壓升至2/3運行壓力時,開始暖管送氣,緩慢開啟主汽閥,避免水擊;⑼排水閥冒出的完全是蒸汽時關閉之;⑽全部排水閥關閉后,緩慢開啟主氣閥至全開,再回轉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