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監測器避雷器是一種用于實時監測避雷器工作狀態和性能的高科技產品,主要特點包括:
實時數據監測:在線監測器能夠實時監測避雷器的關鍵參數,如泄漏電流、動作次數、工作電壓等,從而確保避雷器的正常運行。
遠程監控能力:許多在線監測器具備遠程通信功能,可以將監測數據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傳輸至監控中心,實現遠程監控。
測量:采用的傳感器和測量技術,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故障預警:當監測到避雷器運行異常時,能夠及時發出預警信號,提醒運維人員采取相應措施。
模塊化設計:采用模塊化設計,易于維護和擴展,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配置監測裝置。
抗干擾能力強:采用多層屏蔽技術和防雷技術,確保在復雜電磁環境下仍能穩定工作。
這些特點使得在線監測器避雷器成為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監測設備之一,通過實時監測避雷器的工作狀況,可以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在線監測器避雷器實現遠程監控通常依賴于以下幾個關鍵技術和組件:
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在線監測器內部安裝有各種傳感器,如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等,用于實時采集避雷器的泄漏電流、工作電壓、環境溫度等關鍵參數。
數據轉換與處理:采集到的模擬信號通常需要通過模數轉換器(ADC)轉換為數字信號,然后由內置的微處理器進行分析處理。
通信接口:在線監測器配備有通信接口,如RS-485、以太網、Wi-Fi、GPRS/CDMA、NB-IoT等,用于將處理后的數據發送至遠程監控中心。
以下是實現遠程監控的具體步驟:
數據傳輸:監測器通過上述通信接口將采集到的數據和警報信息發送至遠程服務器或監控中心。這個過程可以是通過有線網絡(如局域網或廣域網)或無線網絡(如移動通信網絡)完成的。
遠程服務器或云平臺:數據到達遠程服務器或云平臺后,會被存儲、分析和處理。這些平臺通常具有用戶友好的界面,供操作人員實時查看數據、歷史記錄和報警狀態。
用戶界面:監控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等設備訪問遠程服務器或云平臺,查看避雷器的實時狀態和歷史數據。
報警通知:如果監測器檢測到避雷器的參數異常或故障,它會立即向監控中心發送警報。監控中心可以設置自動通知系統,如短信、電子郵件或聲光報警,以提醒維護人員采取行動。
遠程控制:在必要時,監控人員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功能對避雷器進行操作,如遠程重置或調整設置。
數據安全:為了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通常會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并采取認證措施,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
通過這些技術和步驟,在線監測器避雷器能夠實現、可靠的遠程監控,從而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維護效率。
安裝
參照外形圖進行安裝,運行監測器串聯在避雷器與地之間,安裝時, 先將監測器M10×40螺栓安裝在避雷器底座附近,便于測試和觀察的位置上,連接好接地母線,然后將高壓出線端用M10×30螺栓和母線連接在避雷器絕緣底座上的兩個ф15的安裝孔上。 安裝后的監測器不應有明顯的傾斜現象。此時,記下計數器指示的數字,或調至零位,即可投入運行。電網通電后記錄泄漏電流值(毫安表讀數)以便以后進行比較分析。
用戶須知
1、監測器在投入運行之前和運行1~2年之后,應進行一次簡易的現場檢測,其項目是:
(1)用萬用表測量監測器高壓出線端對地之間的電阻值。 在萬用表電池電壓足夠的情況下,監測器應在數十KΩ。 不應有短路或斷路等現象,否則,泄漏電流測量功能將失效。
(2)用簡易方法檢測監測器的動作性能。用1000V搖表一只,600V10μF電容器二只,并聯連接。
檢驗步驟:先轉動搖表對電容器充電,等待充電穩定后,在保持搖表轉速的情況下,斷開充電回路,再迅速將充好電的電容器對監測器兩端放電一次,計數器應記錄一次,連續試驗10次均能準確可靠地動作,則認為監測器動作性能良好,否則,可能有問題,應進行檢修或更換。
2、監測器上的指針如不指在零位,用戶又需要調零時, 可按第1條的第(2)項進行調零,也可以把計數器上已有的數字作為記錄的起始基數,累計避雷器的動作次數。
3、監測器投入運行后,記錄毫安表的讀數, 以便于監測器將來定期巡視記錄的讀數時進行對比、分析(避雷器表面狀況與泄漏電流有很大關系,數據分析時應注意)。
4、從線路卸下監測器時,應先用導線將監測器的高壓端可靠接地, 然后拆下監測器,檢修完畢后,經檢測合格后才能裝回去,再把接地導線拆掉。 如違反本規定有可能造成對操作人員人身安定的危害。
5、安裝時請注意,監測器高壓端的引線拉力不大于100N,底板上的6只M6×20螺栓,不得隨意松動,以免破壞產品密封。
避雷器用放電計數器是一種用于監測避雷器動作次數的裝置,它能夠在避雷器遭受過電壓時記錄下放電動作的次數,從而為維護人員提供重要的狀態信息。以下是關于避雷器用放電計數器的詳細介紹:
構造與原理:
非線性電阻:這是計數器中的關鍵組件,能夠在高電壓下導通大電流,而在正常運行電壓下則漏電流很小。
電磁計數器:當避雷器放電時,非線性電阻會將電流轉換為直流電,使電磁計數器的線圈產生磁場,從而驅動計數器內部的機械結構完成一次計數。
電子元件:包括直流變換器等,用于將流過非線性電阻的電流轉換為適合電磁計數器工作的直流電。
工作原理:
在正常運行電壓下,避雷器用放電計數器的漏電流非常小,計數器不會動作。
當避雷器因雷電波、操作波或工頻過電壓而放電時,計數器的非線性電阻會導通大電流。
大電流經過直流變換后,使電磁計數器線圈產生足夠的磁力,吸動計數器的機械部分,完成一次計數。
結構特點:
電阻片取壓:通過電阻片來獲取電壓信號,確保在過電壓條件下準確記錄放電次數。
電磁計數器顯示:機械式的計數顯示,直觀顯示放電次數。
透明玻璃罩:保護內部元件,同時方便觀察計數器的顯示。
密封橡皮墊和底版法蘭:確保整個裝置的密封性,防止外部環境因素影響計數器工作。
高壓出線端:通常從底版中心引出,方便與避雷器連接。
避雷器用放電計數器為電力系統提供了有效的監測手段,幫助維護人員了解避雷器的工作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通過定期檢查計數器的讀數,可以評估避雷器的老化程度和可能需要更換的時間,從而實現狀態維修。
JSY-10/600和JSY-10/800型放電計數器是為氧化鋅避雷器設計的監測設備,除了基本的記錄放電次數功能外,它們通常具有以下特殊功能:
1. 計數:這些計數器能夠地記錄避雷器的放電次數,即使在多次快速連續放電的情況下也能準確計數。
2. 寬范圍適應性:JSY-10/600和JSY-10/800型放電計數器適用于不同的電流等級(5-10KA),能夠適應不同電壓等級的氧化鋅避雷器。
3. 在線監測功能:這些計數器不僅能夠記錄放電次數,還可以實時監測避雷器的狀態,如泄漏電流和動作電壓等。
4. 抗干擾能力:為了適應復雜的電磁環境,這些計數器設計了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確保在強電磁場中仍能準確工作。
以下是JSY-10/600和JSY-10/800型放電計數器的一些特殊功能:
1. 記憶功能:即使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計數器也能夠保存之前的放電次數記錄,避免了數據丟失。
2. 自檢功能:計數器可以自動檢測自身的工作狀態,如電池電量、傳感器狀態等,并能夠提示可能的故障。
3. 報警功能:當避雷器的放電次數超過設定的閾值或檢測到異常時,計數器能夠發出警報,通知維護人員及時檢查。
4. 遠程通信能力:一些的計數器支持遠程通信,能夠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將監測數據發送至監控中心,實現遠程監控。
5. 環境適應性:這些計數器設計考慮了惡劣環境的影響,如高溫、低溫、濕度等,確保在各種環境下都能穩定工作。
6. 易于安裝和維護:計數器的結構設計考慮了現場安裝和維護的便利性,通常具有緊湊的結構和簡單的操作界面。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特殊功能可能會因不同的制造商和產品型號而有所不同。在選用放電計數器時,應根據實際應用需求和避雷器系統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產品。
特點
殘壓特性:避雷器在通過雷電流時,其兩端呈現的電壓稱為殘壓。殘壓越低,對電氣設備的保護效果越好。
響應速度:能夠快速響應過電壓的變化,及時導通并將過電壓泄放,以減少過電壓對設備的作用時間。
通流能力:指避雷器能夠安全通過的雷電流幅值和能量,通流能力越大,避雷器在遭受雷擊時越不容易損壞,能夠可靠地保護電氣設備。
應用場景
電力系統:在變電站、輸電線路等電力設施中廣泛應用,保護變壓器、斷路器、電容器等電氣設備免受雷擊和操作過電壓的損害。
工業領域:用于保護工廠中的電機、配電柜、自動化控制系統等電氣設備,防止因雷擊或電氣故障產生的過電壓對設備造成損壞,保障工業生產的正常進行。
建筑物:作為建筑物防雷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安裝在建筑物的頂部或電氣進線處,將雷擊電流引入大地,保護建筑物內的電氣設備和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