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納米級晶體結構,銳鈦礦型平均粒徑小于20納米,比表面積大于120平方米每克;金紅石型平均粒徑小于30納米,比表面積大于100平方米每克。高比表面積提供充足反應活性位點,增強催化效率。
適用于四大領域:一是汽車尾氣凈化及工業廢氣處理;二是抗菌防霉塑料(食品包裝、家具、餐具);三是功能紡織品(除臭醫療用品、保健紡織);四是耐候涂料(汽車面漆、建筑防污)。
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將污染物轉化為水、二氧化碳及鹽類。可處理大氣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解決汽車尾氣與工業排放污染問題,其空氣凈化機制已獲技術驗證。
核心指標涵蓋純度、粒徑、比表面積及密度。銳鈦型純度大于995,粒徑小于20納米;金紅石型純度大于998,粒徑小于30納米。比表面積均超100平方米每克,表觀密度低。
光照激發價帶電子至導帶,形成電子空穴對。空穴氧化吸附水分子生成羥基自由基,電子還原氧氣產生活性氧,共同分解有機污染物及細菌細胞結構。
金紅石型憑借晶體結構屏蔽紫外線,減少材料光降解。其高化學穩定性抵抗酸雨侵蝕,延長汽車面漆及建筑涂層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
用于降解水體有機污染物時,需充分光照及氧氣供應;建議負載于固定載體避免回收困難;處理含重金屬廢水需預評估催化劑中毒風險
將納米二氧化鈦涂覆于反應器內壁或蜂窩載體,利用紫外燈激發催化活性。可連續處理化工廠排放的苯類、醛類等揮發性有機物,轉化率達90以上。
可提供表面改性服務(親水型、疏水型);粒徑范圍支持10至50納米定制;銳鈦礦與金紅石混合晶型可按比例復配,滿足特定催化或增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