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地坪作為一種新的環保型、生態型的道路材料,日益受到人們是廣泛的關注,現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鋼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蓋,與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吸收熱量和滲透雨水的能力,隨之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而混凝土也因此一直被認為是破壞自然的元兇,但只要使連續空隙得以形成,就能創造與自然環境的銜接點。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植被、濕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復,城市“藍”、“綠”空間明顯增加,人居環境改善,讓人們看到“海綿城市”建設所帶來的綜合生態環境效益。
透水地坪是地面各層的氣孔率均很大,降水可通過整體面層下滲,既考慮硬底化地面的應用規定,又具有天然草坪和土地面在生態方面的優勢,土壤的透水性及透氣性,較大可能的消減雨水徑流量,補充地下水,體現與生態共生的可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