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的一種,因其形狀為圓形而稱為圓桌。一般用在酒店或者老百姓家里,以前多為木制品,
"圓桌"沒有棱角,卻削去了人與人之間的貴賤高低(就象現在國際會議中依舊用圓桌);"圓桌"沒有語言,卻表達了所有人渴望平等的愿望"圓桌"沒有臂膀,卻擁抱著世間至高無上的公正原則;"圓桌"沒有妝飾,卻把人類的理性之美、心靈之光集于一身。可以這樣說,現代文明社會的起源,便是亞瑟王那張不起眼的"圓桌"。怪不得厚厚的一大摞《不列顛百科全書》,把亞瑟王的"圓桌"收入其中:t?指亞瑟王傳奇中,不列顛國王亞瑟的桌子,先在澤西的瓦斯所著《布魯特傳奇》(1155)中提到。該書敘述亞瑟王命人制作一張大圓桌,使他的們就坐時免于尊卑高下之爭。"西方人在1500百多年前發明了這樣一張大圓桌,而東方人沒有,于是,我們這里的家具還是家具,但宮廷已是異化的宮廷。誰說家具史不是政治史?誰說桌子上不能擺放地球?正是早使用大圓桌的國度,終成為地球上的"日不落國",難道這僅僅是一個巧合?任何"圓桌"都需要兩條腿:一條腿是平等,另一條腿是自由。任何一個值得用"人"來命名的生命也需要兩條腿才能站立、行走:一條腿是平等,另一條腿是自由。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健康發展同樣需要兩條腿才會快速奔跑:一條腿是平等,另一條腿是自由。這就是圓桌文化的精髓。大名鼎鼎的明代學者顧炎武差矣,"天下興亡,'桌子'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