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國槐怎么修剪,絳縣森之泉苗木種植合作社提示您;
1 國槐的樹種特性
國槐發枝率低,樹干中下部無側枝,樹干緩慢,且這些樹大都木質堅硬但木質化進程緩慢,使得幼苗樹干細軟,因苗木上部含水量高,葉片密集,在第二次生長時易萌發分枝,造成頭重腳輕,經風雨日曬,苗木自然彎曲。另外由于害蟲咬食幼尖造成大量萌生枝而形成無頭苗木。
2 整枝技術
2.1 適時截干
每年在春季生長停止后,第二個生長季節來臨前(一般在7月上旬),將彎曲部分剪斷,發出新枝后,選擇一個垂直向上的枝作新的主干。
2.2 合理整枝
所謂合理修枝,就是在不影響主干生長的情況下,盡量多保留一些側枝,這樣有益于樹干的加粗生長,加快木質化進程,避免樹干彎曲。具體操作如下:
(1)水平枝和接近水平的枝一般不剪,讓其自然整枝。
(2)影響主頭生長的競爭枝要及時剪掉。
(3)對不形成競爭生長的其它側枝控制其生長,當其粗度達到主干粗度的1/2時應及時剪除。防止主干尖削度過大,同時提高主干高。若剪除過晚傷口大不利于愈合。
3 再次截干
對2~3a生的苗木,當春季開始生長時,如果苗木沒有明顯的主頭或是有主頭但過于偏斜的應再次進行截干,剪口選在開始偏斜部位即可。
4 保持合理密度
小苗地徑2cm,每公頃留苗45000~60000株;大苗胸徑4cm以上,每公頃留苗12000株左右。這樣既光合需要,又能達到自然整枝的要求。
5 其它措施
幼苗期多施磷鉀肥,生長季節加強葉面噴肥,有助于加強光合作用,加快木質化進程,防止主干彎曲。總之要想培育合格的國槐苗木,關鍵要掌握3點:
①及時截干、換頭。
②避免過度修枝
苗圃新栽國槐如何剪枝?有哪些注意事項
國槐是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其冠大蔭濃,且有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是受歡迎的樹種之一。筆者在多地考察中發現,不少新栽植于綠地的國槐修剪不得法,存在一些問題,現將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總結歸納如下,供讀者參考。
定干高度和分枝點的關系不明確 定干高度是國槐長到一定高度后,對主干進行短截的高度,在當前常見的定干高度為2.8米或者3米。而分枝點則是樹干上離地表近的那個主枝的高度。可以說,這兩個概念都是很明確的,分枝點的高度是要低于定干高度的。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國槐的定干高度和分枝點基本一致,這種現象被稱為“一撮毛”,也就是說我們留的主枝都緊鄰定干剪口,且在一個軌跡上。可以說,這種現象為普遍,對國槐的銷售品相和應用也有一定影響,更為嚴重的是,這樣選留主枝,會降低樹體的抗風和抗雪載荷能力,遇到強對流天氣和大雪時,主枝和主干極容易發生劈裂。
對策分枝點應低于定干高度,所選留的主枝上下錯落,一定不能在一個軌跡上。
主枝選留數量不科學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可以看到三種情況,一是選留主枝過少,只保留了2個,成為了“架子”;二是主枝過多,剪口下的枝條沒有及時進行選留;三是一味照搬“三股六叉十二枝”,不顧樹形美觀與否,只保留3個主枝。
對策 “架子”既不美觀,也降低了樹冠抗風和抗雪能力。而過多地保留主枝,終會影響銷售品相,也會影響主枝的生長。此外,一味強求保留3個主枝也是不正確的。一般來說國槐的主枝是3個至5個,我們要根據枝條的分布情況來確定保留數量,終要求是樹冠圓整,上下錯落,各占一方,不缺角。
大量種植小規格國槐的苗圃下一步怎么走?
面對大量種植小規格國槐的苗圃,在加上目前低迷的市場環境,有的人毅然轉行,有的人賤賣,還有更多的人希望能找到一條出路,在不毀苗、不轉行、不蝕本的前提下實現生產自救,按時下時髦的說法就叫轉型發展。
那么,當前苗木種植究竟還有哪些路徑可走?什么樣的路線能實現轉型?
走苗培育路線
苗木市場愁云密布,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用苗量少了,這是經濟大環境決定的。另一個是種苗的人多了,苗圃存量持續上升,尤其大路貨國槐增加得太多。需要說明的是,國槐市場低迷,主要指的就是這些大路貨的市場低迷,并不是一鍋端的全部國槐市場低迷。
事實上,很多想買苗的人卻買不到需要的國槐。這就是所謂的想買的買不到、想賣的賣不掉二者同時存在。那么,難買到的苗是什么苗呢?大徑級的和特色化國槐,一句話就是國槐。所以,一些有識之士從中洞察到了商業良機,迅速調整經營策略,開始走化國槐培育路線。一些動手早的已經在這方面嘗到了甜頭。
例如:對一些常規樹種進行疏密、整理、撫育,把它培育成綠化大苗,采取以時間換空間的辦法,希望贏在未來;丟棄大路貨,改種一些諸如彩色植物、珍貴植物、鄉土特色植物等國槐品種,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
走盆景化轉型路線
如上所述,國槐滯銷主要是大路貨的滯銷,尤其是一些過度密植培育出來的國槐產品。但還是有一些經營者匠心運,從這些特質中找到了方向,那就是走盆景化特型化發展路線。
矮小、畸形的樹苗,把它種在園子里、公路邊或其他綠化工程上可能很難看,但如果把它栽植在盆器中變成盆景,那就不一樣了。它可能因為奇特的外形而變成藝術品,略加修飾就可以丑小鴨變,身價倍增。
走復合型種植路線
復合型種植是容易想到的辦法,也是實用的辦法,特別是對于那些規模不大不小的個體國槐種植戶。
種植國槐,其實和炒股是差不多的道理:無論市場怎樣暴跌,也不論熊市道路如何漫長,只要你不丟籌碼,希望總是存在的。市場風云變幻,今天不好賣的東西或許明天就好賣了,今年無人問津的產品,也許過幾年就是香餑餑。對很多中小苗農來說,投入了那么多精力、時間和金錢培育出來的國槐,因為一時的市場困頓就要全盤放棄,不僅可惜也沒有必要。重要的是要想辦法挨過困難期,譬如通過套種、復合種植,在苗地里種植一些蔬菜、中草藥等作物,以短養長,等待市場復蘇。
走綠色養殖路線
苗木地是天然的綠色養殖場,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養殖,所得到的各種有機鮮活農產品及其副產品,正是在當下市場受歡迎的東西。在講究生態環保和科學的潮流下,有著不錯的市場前景。同時養殖產生的一些天然肥料,又可以增加土地養分、提升種植質量。事實上,確實有許多人注意到了這一點,也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例子。如果有苗農正好身處消費量大的市場周邊,有這樣的條件,不妨試試看。
走觀光旅游綜合利用路線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是當下新興的朝陽產業,隨著旅游逐漸成為城市消費的必需品,鄉村旅游也正逐漸邁入旅業中的必需品之列,尤其成為城市居民日常休閑的主要選擇。
如果,你有足夠大的國卉種植面積,你所在地區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底蘊,同時你的苗圃距離大中城市不太遠,而你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搞好生態旅游的配套設施,那么,這條路線就很適合你。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希望廣大從業者可以認清自己的實情,通過深入透徹的分析,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特發展路線。
叢生國槐如何培育?幾株一叢好?
近幾天,很多朋友在上給我留言,問如何培育叢生國槐,是直接種種子呢?還是把十幾棵小苗放在一起,今天我們就把如何培育叢生國槐好好跟大家聊一下,這兩年叢生國槐的話題熱度很高。這種一直在苗木圈內寂寂的樹種,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重回舞臺的時候。其實,叢生國槐會火是早晚的事。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們的審美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因此,一些顏值高,能夠單成景的景觀苗木會越來越受青睞和關注。
在苗木市場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的今天,園林景觀的營造已經不單是綠色喬木大的場面,叢生國槐也為園林景觀增添了幾抹自然的色彩,讓園林景觀更豐富、更自然。
叢生國槐有兩種,一種是一本多桿。同根10cm以下至土中分叉、和根部出土10-50cm處分叉的。一種是多本同生。數個立的國槐種子在一起發芽、生長而成。叢生國槐觀賞價值高,它們在山野中經過多年的生長,根部盤根錯節、枝干分布自然,形態優美、如人工修造又渾然天成。每株分叉自成體系、相互爭搶空間、陽光等。不透風、得不到日照的地方枝條會慢慢死掉,給別的枝條留出空間,空間大的地方枝條就會粗大,慢慢形成飄枝、揮灑飄逸,因此叢生樹比較和諧自然、景深意遠,在園林景觀應用中較有神韻和觀賞價值,所以價格也逐年提高。
叢生國槐的常規生產方法基本為本樹、強制修剪法,把種植的國槐在一定規格時去掉主干,讓其自然萌發側枝,然后根據需要修剪掉一部分,再把余下的培養成叢生狀態,雖然這個方法生產的叢生國槐根部一體,但生產周期比較長,上市慢、成本高。
針對國槐大樹移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匯總
一、如何及時發現國槐問題?
幾乎所有的施工人員都知道國槐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但往往很多施工單位都是在國槐枯萎后才發現。在此,我們希望施工人員能重視施工后的檢查,及早發現問題進行解決,提高國槐的種植成活。
解決方法
1.了解國槐的情況,是否山苗,泥球大小,運輸時間,種植季節等。
2.了解土方情況,是否深土層,PH值,土壤密實度,是否積水等問題。
3.檢查是否種植過深或泥球表面覆土過多,以免造成根系窒息。
4.檢查大型國槐是否有支撐或支撐是否牢固。
5.檢查樹桿及枝條是否有破損或修剪方法不當,以免病菌從傷口傾入樹體內,造成樹木衰弱
苗木人你知道立秋后國槐樹要做哪些養護工作嗎?
近日立秋,“暑去涼來”苗木人又要開始忙碌起來,到了立秋,國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俗話說,立秋十天遍地黃,苗木人你知道立秋國槐樹要做哪些養護工作嗎?
1、修剪
一方面,夏日的酷熱難耐,使得不少國槐樹都出現了枯枝枯葉甚至枯死的現象,對于尚有救的國槐樹應及時將枯枝枯葉剪除,以幫助其恢復樹勢。
另一方面,很多樹木,特別是一些花灌木,正是在初秋時節分化花芽,如果此時能夠合理修剪,不僅利于樹木的花芽分化,而且還可以提高枝條的木質化程度,利于樹木安全越冬。對于榆葉梅、碧桃等,可采取扭梢等措施,控制其枝條的營長,節省下養分用于花芽分化。其他的樹木的枝條可適當摘心,經過摘心的枝條,更加粗壯,木質化程度也更高,抗寒能力也更強。
另外,對于紫薇、月季、木槿等秋季開花的花灌木,還應在每次花后,及時將殘花剪除,防止其結果,以免消耗過多養分,影響生長。
2、除草
苗圃基地秋季仍是雜草生長的高峰期,加強雜草的清除管理工作,并可結合除草進行樹穴松土。中耕要逐次加深,但不要傷苗、不要壓苗。
3、灌溉
立秋過后,仍是三伏天,高溫濕熱的天氣尚未結束,灌溉養護一點也不能放松。三伏天過后還有“秋老虎”,高溫之下,樹木蒸騰量較大,故應予以適當澆水,防止秋旱發生。隨著秋季的深入,氣候日漸干燥,樹木對水分的需求量仍然較大,特別是當年栽植的樹木,更不能缺水。每次澆完水后,還應及時進行松土保墑。
需要注意的是,到了9月下旬過后就應嚴格控制澆水,防止樹木秋發,以樹木不萎蔫為宜,如果天氣過于干旱,也可少量澆水,使樹木保持正常生命體征即可。
4、防澇
秋季雨水較多,一旦國槐樹受澇,對國槐樹適時出圃影響很大。因此要挖好排水溝。
5、追肥
秋季是根系生長的高峰,對于春季新種植的樹木可結合基肥,施入一些磷鉀肥,以增加樹體積累,提高細胞液濃度,從而增強樹木的越冬能力,并為來年生長和發育打好基礎。
另外,增施有機肥可提高土壤孔隙度,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土壤積雪保墑,防止冬、春土壤干旱,可提高地溫,減少根際凍害。
要注意的是,不施或少施氮肥,如氮肥施入過量,會造成國槐樹秋季枝條旺長,木質化程度低,從而導致抗寒能力下降。
6、控制側根
對闊葉扦插苗,要控制少生側根,并及時摘芽、除蘗、
7、病蟲害防治
初秋時節,仍屬高溫高濕天氣,容易造成病害滋生,要根據國槐樹的生長及病理情況,對可能發生的病害進行預防,對已發生的病害要及時防治。秋季國槐樹摘心后,可噴施一次1∶0.7∶200倍波爾多液。若發現有霜霉病發生,噴一次78%科博600倍液或80%乙磷鋁300~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