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堿法脫硫塔
特點:采用兩種堿性物質作為脫硫劑,先由 NaOH 溶液吸收 SO?生成亞硫酸鈉,再用 Ca (OH)?將 Na?SO?再生為 NaOH(循環使用),同時生成 CaSO?沉淀。
優勢:避免了石灰石法的結垢問題;脫硫(90% 以上)。
不足:NaOH 成本較高;再生過程需嚴格控制,否則易造成二次污染。
適用場景:中小型鍋爐、煙氣中粉塵含量較高的場合。
煙氣脫硫塔作為工業煙氣凈化的核心裝備,通過物理化學方法有效脫除 SO?,是控制酸雨污染、改善大氣質量的關鍵手段。其結構復雜,涵蓋塔體、噴淋系統、除霧器等多個部件,需根據不同行業的煙氣特點選擇合適的技術類型(如濕法、干法、半干法)。
燃煤火電廠是 SO?排放的主要來源(占全國 SO?排放量的 40% 以上),因此是脫硫塔的核心應用領域。火電廠煙氣具有流量大、SO?濃度高(通常為 2000-8000mg/m3)的特點,普遍采用石灰石 - 石膏法脫硫塔,因其脫硫(≥95%)、能滿足嚴格的排放標準。部分電廠為降低成本,也會采用半干法脫硫技術。
智能化運行
引入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時監測脫硫塔運行參數(如 SO?濃度、漿液 pH、設備溫度),通過 AI 算法優化脫硫劑供給量、循環泵運行頻率等,實現調控;
開發故障預警系統,通過振動、溫度傳感器預判設備故障(如泵閥磨損、噴嘴堵塞),減少停機時間。
協同脫除多種污染物
設計多功能脫硫塔,在脫除 SO?的同時,協同脫除 NO?(氮氧化物)、粉塵、重金屬(如 Hg)等污染物,實現 “一塔多脫”,簡化系統、降低成本。例如,在脫硫塔內增設活性炭吸附層,同步脫除 Hg 和 SO?。
在運行過程中,需解決結垢堵塞、腐蝕、效率下降等問題,確保設備穩定運行。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和技術進步,煙氣脫硫塔正朝著低耗、智能化、協同脫除、副產物資源化的方向發展,為工業綠色轉型和 “雙碳” 目標實現提供重要支撐。未來,煙氣脫硫塔不僅是環保設備,更將成為工業系統中實現污染物治理與資源循環的重要節點。
結垢與堵塞
成因:濕法脫硫中,漿液中的 CaSO?、CaSO?等物質易在噴淋噴嘴、除霧器、管道表面結晶,形成堅硬的垢層;若漿液濃度過高或流速過低,還會導致管道堵塞。
解決措施:
優化噴淋系統設計,選用防堵噴嘴(如大通道噴嘴),定期沖洗噴嘴;
控制漿液池 pH 值(通常為 5.5-6.5),避免過飽和結晶;
加強漿液循環,確保管道內流速≥1.5m/s,防止沉積。
脫硫效率下降
成因:脫硫劑供給不足、噴淋層堵塞(漿液分布不均)、除霧器堵塞(煙氣短路)、漿液活性降低等。
解決措施:
實時監測煙氣 SO?濃度,自動調節脫硫劑供給量;
定期檢查噴淋層和除霧器,清理堵塞部件;
保持漿液池攪拌均勻,避免脫硫劑沉淀失效。
副產物處理難題
成因:石灰石 - 石膏法若控制不當,會生成品質差的石膏(如純度低、含水率高),難以利用;氨法可能產生氨逃逸,造成二次污染。
解決措施:
優化氧化反應條件(如控制曝氣強度、溫度),提高石膏純度(≥90%)和結晶質量;
氨法中增設氨逃逸控制裝置(如洗滌塔),回收未反應的氨;
推動副產物資源化,如石膏用于建材、硫酸銨用于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