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師白《紫藤》
婁師白《荷花》
婁師白?的筆下不于擅長花卉、翎毛、草蟲和走獸,在人物山水畫方面亦有其特色,并且能詩善刻,可稱 為當今有多面造詣的畫家。他的作品表現筆墨 渾厚,意境清新,用色鮮而不艷,雅而不俗,師法自然,質感。
吳青霞《連年有余》
吳青霞?女士是一位型的畫家。在她的創作中,山水、花鳥、人物,各類題材都有涉及。她的作品以工筆和寫意相間,筆墨勁挺流暢,色彩明潔秀麗。吳青霞作品中具代表性的是鯉魚和蘆雁,這一方面源于她對這兩種動物發自內心的喜愛,另外也是她長期悉心觀察和對前人作品不斷揣摩的結果。她在創作中注重深入生活,因此在一些細節的描繪上,處理的更加嚴謹細膩而不失特色。
謝稚柳《荷花》
謝稚柳《蘭花》
謝稚柳《荷花圖》
謝稚柳《芙蓉竹石》
謝稚柳?,擅山水、花鳥、人物、走獸及書畫的鑒別 。早年多工筆細寫,晚年喜用落墨法,縱筆放浪,墨彩交融,呈現濃郁浪漫的詩境。工書法,精鑒賞。
齊白石《多子圖》
齊白石《梅花》
齊白石《荷花》
齊白石?濃厚的鄉土氣息,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詩意,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而那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樸稚拙的造型和筆法,工與寫的極端合成,平正見奇的構成,作為齊白石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形狀,相對而言則是齊白石藝術的外在生命。現實的情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形式,而這形式又強化了情感的表現,兩者相互需求、相互、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齊白石的藝術生命,即齊白石藝術的總體風格。
俞致貞《牡丹圖》
俞致貞《祝壽圖》
俞致貞,花鳥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會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北京花鳥畫會名譽會長 ,擅長工筆花鳥、草蟲、蔬果。
于非闇《牡丹》
于非闇《牡丹》
于非闇:我自幼即喜歡養花、鳥、蟲、魚,我也粗淺地學習過園藝學、鳥類學等知識,我對這些無論是各部的組織與解剖,無論是各自不同的習性與特征,由于特別地喜愛它們,我創作中的于非闇創作中的于非闇也就特別地熟習它們。這對于我學習花鳥畫,是一個有利的條件。我在二十三四歲時,業余從一位民間畫家王潤喧老師學習繪畫,他先令我代他制造顏料,他還教我養菊花、水仙,養蟋蟀、蟈蟈,我從他學畫不及兩年,制顏料學會了,養花、斗蟋蟀也學會了,繪畫他卻一筆未教。王老師是以畫蟈蟈、菊花的。他病到垂危,才把他描繪的稿子送給我,并且說:“你不要學我,你要學生物,你要學會使用工具。”我那時還不大重視繪畫,只是喜歡玩蟲鳥花卉。但是我受到制顏料、養花和養蟲的教育,使我對生物的描繪,得到了很大的啟發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