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魔鬼嘴里吐出的話。
殘酷的“魔鬼”訓練營,很多都把孩子變成了魔鬼。
對孩子的教育,不能蠻干,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不是憑著教官的某些積極想法,一腔熱血,就可以制服這幫熊孩子。
正如我的一位來訪者說:
我恨死我小姨,是她力薦我父母把我送到特訓學校學了三個月。教官氣勢洶洶,咄咄逼人,不讓我玩手機,不然就要“軍法伺候”。
我看情況不對勁,就見機行事,變得十分聽話和老實起來。教官還要我們不斷高呼勵志口號。
什么狗屁,都是蒙人的。在那種場合你不喊不行,不然有你好看的。
我只有忍吧,一忍再忍,忍過三個月,等我出去,我就要報復你們——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解釋重度抑郁癥?
知友:抑郁癥發展到什么程度才能稱之為重度抑郁癥呢?有沒有除藥物治療以外的其他方法幫助患者朋友康復?
站在西方(現代)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抑郁癥的輕重,就看抑郁癥的癥狀輕重。比如情緒化或者軀體化嚴不嚴重?心里沖突的時間、折騰的程度、心理痛苦有多久?癥狀是否泛化?社會功能障礙嚴不嚴重?
根據許又新教授的觀點,可以從“時間、是否泛化、社會功能”三個維度對抑郁癥輕重進行劃分——輕度、中度、重度。
中國本土心理學不一樣,不是根據抑郁癥的癥狀輕重或癥狀的多少,而是根據思想偏執的程度——與常態思想偏離的角度和長度的大小進行劃分。至于抑郁的時間多久,對社會功能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不是根據這個來評估,而是根據來訪者的思想偏執和態度來診斷。
聞道夕可死,只要一朝解放思想,陰霾只會散盡。觀念改變了,思想轉變后,人很快就會振作起來。
雖然軀體化癥狀看起來是客觀的,但是它卻不能通過B超、CT等醫學手段測量,只能根據患者的感受進行陳述。因此,抑郁癥的所謂軀體化并非器質性癥狀,實際上只是神經癥狀。
既然如此,心病心藥醫。抑郁癥不是通過什么藥物或行為方法可以治好的。
但藥物在抑郁癥的治療或康復過程中,可以起穩定情緒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