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稻香村”的月餅。雖然要排好長的隊,也無怨無悔。為的就是月餅的味道,貨真價實。其實,如今的月餅只是寄托,是一種象征,是共度佳節好心情。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近幾年來,月餅的制作也越來越講究,花色品種越來越多,包裝也越來越。奶皮系列、冰皮系列、螺旋藻系列,百果、火腿、果仁、蓮蓉為特色的月餅餡。分明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也烘托著節日氣氛。至于包裝,那些鐵盒的,木盒的,綢緞盒的,花色繁多,琳瑯滿目,不一而足,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迅速提升。
生逢華夏盛世的中秋節,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今年的中秋節,和舉國歡慶的國慶節,又正好碰到了一塊兒,再加上黨的“”即將召開,過節的美好心情,自然勝過往年。過節,就在心情。不必追求豪華盛宴,只求得合家團圓,祥和快樂,只憧憬著祖國日益繁榮昌盛,“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盼望著臺灣同胞早日回歸,一想到華夏民族大團圓的盛況。中秋節月餅也就覺得更香,更甜了!
寫到此處,愉悅異常,興之所至,草就小詩一首,算是我的一份節日燈祝福吧:“月上九霄清光滿,今年中秋勝往年,家家和諧同祝愿,企盼祖國大團圓。”
月餅的滋味
近大街上忽又熱鬧起來:街兩邊紅紅綠綠的招貼畫,音響中發出的讓人四肢發顫的樂聲,推銷員聲嘶力竭的叫喊,無一不鼓噪著,中秋又到了。
這是司空見慣的場景,每當遇到節日,沿街的店鋪商家就會挖盡智商作出各種噱頭,無非是賺些人氣賣些東西而已,特別是中秋這樣中國人比較在乎的節日,商家總是不會放過的,盡管推銷的東西尚不知道有沒有毒,能不能吃。
但是,不論是傷感還是興高采烈,中秋總是按照自己的鼓點毫不客氣的走來,管你是王公貴胄還是貧賤夫妻,都免不了為沿襲了上千年的節日大費周章一翻。
每到中秋,老婆都會買上各種款式和口味的月餅寄回我的老家,多的一年,她居然買了大概二十幾斤的月餅寄回老家。我深不以為然,斥之為賑濟災民,瞧不起我父母吃不起月餅,老婆只是笑,不答。幾日后父母來電話,說月餅收到了,左鄰右舍的鄉親都品嘗了幾千里之外的月餅,嘖嘖稱香,心理艷羨。